-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同益空气能安装培训
(2)、使用制冷剂罐排空: 如图2所示 将制冷剂罐充注软管与主机针阀口连接,松开主机高压阀(小阀)上的螺母(可以完全不接);再打开制冷剂罐阀门,然后打开压力表阀门约10秒后关闭,这时会感觉到有气体连接管(小铜管)处流出(注意:不一定会感觉到冷),待全部气体流出后,可重复再排一次。然后拧紧连接管螺母,把主机高、低压阀门全部打开,检查静止压力并记录。 4、加氟技能 对于热泵补充制冷剂,往往采用低压吸入法,加氟前开机运行(家用机需开制冷模式),用复合式压力表的软管与充氟口连接。打开钢瓶阀门,将接管内的空气排出后,拧紧接头,充入制冷剂,低压压力在0.5~0.55Mpa左右(环境温度27℃时),冷媒压力跟环境温度和水温度成正比,待蒸发器上结满露水时即可停止充注。 制冷剂充入量的判断: 测重量:当钢瓶内制冷剂的减少量等于所需要的充注量时可停止充注。 测压力:根据安装在系统上的压力表的压力值即可判定制冷剂的充注量是否适宜。 测温度:用半导体测量仪测量蒸发器进出口温度、吸气管温度、集液器出口温度、结霜限制点温度,以判断制冷剂充注量如何。 测工作电流:用钳形表测工作电流。制热时,环境温度为20℃,水温为40℃时所测工作电流与铭牌上电流相对应。 7、加冷冻油技能 (一般采用25号冷冻油) 旋转式压缩机(家用机)灌油步骤: 将热水器开机运行(家用机开制冷); 按加氟的方法接上复合压力表; 把冷冻油倒入干燥、清洁的容器中; 将复合压力表的一条软放入容器中; 稍微打开复合压力表的阀门,将软管内的空气排出后将阀门关闭; 关闭高压截止阀,冷冻油被吸入压缩机,充至需要量即可。 1、压缩机 接线端子通用符号(单相):C——公共端子 R(M)——运行线圈端子(主绕组) S——起动线圈端子(副绕组) 总绕组=起动绕组阻值+运行绕组阻值 R总=R起动+R运行 即: RRS=RCS+RCR 二、零配件的检测方法 2、电容器的检测 测量电容器是好是坏有几种方法,在此简单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 (1) 目测:观察电容器,如果电容器有漏油或两端鼓起的现象,则此电容器已坏,不能再使用。 (2) 用万用表测量:检查电容时要注意安全,先给电容器放电。方法:并联一个用电器(如:灯泡)在电容器的两个接线端进行放电。首先将开关旋至被测电容容量大约范围的档位上(见附表),用Ω(C)档校准调零。被测电容接在表笔两端,表针摆动最大指示值即为该电容容量,随后表针将逐步退回。注:每次测量后必须将电容彻底放电后再次测量,否则测量误差将增大。 电阻档位(R×) ×10K ×1K ×100 ×10 ×1 电容档位C(μF) C×1 C×10 C×100 C×1K C×10K 测量范围(μF) 0.01μF-10μF 0.1μF-100μF 1μF-1000μF 10μF-10000μF 100μF-100000μF 备注 红表笔(-) 黑表笔(+) (3)用电容表测量:先给电容器放电,然后根据电容器标识的容量选择合适的量程,将电容表的两表笔夹在电容器的两端,即可测量电容器的容量。 3、温度传感器的检测 温度传感器(感温探头)在25℃时,电阻值为5KΩ(5000Ω)。温度传感器感受的温度越高,电阻值越小;温度越低,电阻值越大。根据此特性,温度传感器的好坏可以用万用表来检测,通过万用表测量出其阻值,再根据温度传感器感受的温度,对照下表可判断温度传感器的好坏。 传感器温度/阻值对照表 T=25℃ 5KΩ±1 温度(℃) 阻值(KΩ) 温度(℃) 阻值(KΩ) 温度(℃) 阻值(KΩ) -30.0 63.7306 1.0 13.6017 32.0 3.8349 -29.0 60.3223 2.0 13.0057 33.0 3.6955 -28.0 57.1180 3.0 12.4393 34.0 3.5620 -27.0 54.1043 4.0 11.9011 35.0 3.4340 -26.0 51.2686 5.0 11.3894 36.0 3.3113 -25.0 48.5994 6.0 10.9028 37.0 3.1973 -24.0 46.0860 7.0 10.4399 38.0 3.0809 -23.0 43.7182 8.0 9.9995 39.0 2.9727 -22.0 41.4868 9.0 9.5802 40.0 2.8688 -21.0 39.3832 10.0 9.1810 41.0 2.7692 -20.0 37.3992 11.0 8.8008 42.0 2.6735 -19.0 35.5274 12.0 8.4385 43.0 2.5816 -18.0 33.7607 13.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