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贵州及其历史.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话说贵州及其历史贵州省与江南的秀丽玲珑,塞北的豪气冲天,青藏的舒展圣洁等相比,另有一种独特韵味。贵州的山,层峦叠嶂,秀峰林立,各具风姿。贵州的水蜿蜒于崇山峻岭,奔腾穿泻于深峡幽谷。 湖泊给这个山区省份增添了几分妩媚。贵州西部的草海,绿如碧玉,风景优美,被誉为“高原上的明珠”。石灰石溶积岩是贵州省地貌的主要特点,喀斯特溶洞遍布全省各地,可谓“无山不洞,无洞不奇”。风化的石灰岩和白云岩,挺拔林立,千姿万态。 贵州的民族风情也是多姿多彩,堪称一绝。这里世居着汉族及苗、侗、布依、彝、水、仡佬等17个少数民族,古朴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蔚为大观。侗家鼓楼和风雨桥、苗族吊脚楼、布依石头寨,精湛的银饰花带、绮丽的挑花蜡染、多彩的民族服装,无论是侗族大歌、傩戏歌舞、芦笙铜鼓,无论是壮观的斗牛大赛,惊险的上刀梯、下火海,都令人啧啧称赞,心仪不已。 简称:黔或贵 省会:贵阳 位置: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介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 面积: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 人口:总人口为3837.28万人 行政区划:全省设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9个县级市,56个县,11个自治县,9个市辖区,2个特区,760个乡(其中含民族乡253个),697个镇,82个街道办事处。 概貌:全省有49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成份个数仅次于云南和新疆,居全国第三位。世居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满族等16个。 景观:贵州植被丰厚,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性质,组成种类繁多,区系成分复杂。全省维管束植物(不含苔藓植物)共有269科、1655属、6255种(变种)。植物区系以热带及亚热带性质的地理成分占明显优势,如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旧世界热带分布等地理成分占较大比重,温带性质的地理成分也不同程度存在。 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自然景观奇特,兼以浓郁的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喀斯特岩溶地貌为主的自然风光,集山、水、林、洞为一体,独具特色。黄果树瀑布气势雄伟,是世界著名的大瀑布之一;位于安顺西南郊的龙宫,是一个串珠状的岩溶洞湖,湖在洞中,山石水景,相映成趣;被誉为“世界奇观”的织金洞,规模宏伟,造型精美,景观奇特;有“高原明珠”之称的红枫湖,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湖光山色,风景迷人;黔东南舞阳河风景区,碧水清波,奇峰异石耸立于沿河两岸,素有“小三峡”之称;荔波漳江风景区,是世界罕见的亚热带喀斯特原始森林残存区,水上森林,盘根错节,鸳鸯双湖,碧绿幽静,是开展生态旅游的休假胜地;黔北赤水河风景区,一片碧绿的桫椤竹海之中,飞瀑点缀,配上远处的丹霞地貌,浑然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黔西南马岭河峡谷,谷深流急,两岸银瀑高挂,漂流探险,别有情趣。贵州的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各具特色。此外,还有4个国家蹲匀槐;で?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绚丽多彩,星罗棋布,贵州被称为“迷人的天然公园”。 贵州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大多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名目繁多的民族节日,浓郁古朴的民族风情,造型独特的民族建筑,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加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引起海内外旅游者的浓厚兴趣,贵州已成为国家重点开发的新的旅游热点地区。贵州历史在中国,贵州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远古人类化石和远古文化遗存发现颇多。据现有资料介绍,中国南方主要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差不多都是在贵州境内发现的。这说明贵州各族人民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并在劳动生活中创造了贵州远古文化。 贵州建省虽然只有500多年,但是从文献资料提供的情况来看,贵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得更远。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当时在今贵州境内有牂牁(音zang ke)古国,并与中原有交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21年后),贵州分属巴郡、蜀郡、黔中郡和象郡管辖。  “贵州”名称,始于宋朝(公元960—1127年)。公元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史,正式建制为省。以贵州为省名。  贵州简称“黔”。今贵州的部分版图,战国时(公元前475—前221年)就属于楚国的黔中地方,地域面积在今贵州沿河到榕江以东,包括铜仁地区和黔东南部分县。秦王朝在此设立黔中郡。唐王朝(公元618—907年),在今贵州设黔中道,建黔州郡,设黔州都督府。贵州的历史总离不开一个“黔”字,代代相因,直至贵州建省。这就是贵州简称“黔”的由来

文档评论(0)

大漠天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