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潘西凤竹雕艺术.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潘西凤竹雕艺术

清代潘西凤竹雕艺术 Pan Xifeng’s Bamboo Carving Art in the Qing Dynasty □李 军 Li Jun 清代康、雍、乾年间,竹刻艺术处于 《骨董琐记》称:“予有其(潘西凤)竹秘 鼎盛时期。在竹刻艺术的发源地嘉定地区, 阁一,浅刻菊花,极精。款署:老桐。”其 众多的竹刻艺人追仿周芷岩所开创的以绘 传世作品主要有清雍正五年 (1727年)款 画入竹之“平面深刻”与“浅浮雕”技法。 “浅刻黄慎画寿星李 题句臂搁”(图1)、 而在其北边的江苏扬州,则出现了一位雕 “浅刻潘老桐铭臂搁”(图2)、“浅刻潘老桐 刻风格有别于周芷岩,并专以擅雕“平面 铭笔筒”(图3)、“阴刻梅花臂搁”(图4)、 浅刻”为主的竹刻名家潘西凤。 “阴刻《秋声赋》笔筒”、清雍正四年(1726 潘西凤,字桐冈,号老桐、板桐、阪 年)款“留青竹石菊花笔筒”(图5)等。所 桐、天台天姥闲人,天姥山樵、天台天姥 刻题材以人物肖像、书法、花卉虫草为主。 山樵等,浙江新昌人,活跃于清雍正、乾 除竹制品外,潘西凤还以擅刻紫檀与黄杨 隆年间。侨寓广陵(今江苏扬州),以鬻艺 木作品著称,清雍正五年款“浅刻蔡嘉绘 为生,与当时风靡画坛的“扬州八怪”郑 人物紫檀笔筒”(图6)与“浅刻杨柳知了 板桥、黄慎、李觯等画家交往甚笃,并与 图黄杨笔筒”(图7)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品。 扬州名士蔡嘉、朱冕、汪宏等亦均有交往。 “浅刻杨柳知了图黄杨笔筒”,高11.7、 潘西凤精于刻竹,颇获赞誉。郑板桥曾有 口径10.1厘米。呈圆筒微束腰形,凹双唇, 诗咏:“年年为恨诗书累,处处逢人劝读 浅圈足。画面浅刻杨柳细枝,秋风吹扬;一 书。试看潘郎精刻竹,胸中万卷待何如?” 知了扭首张目,羽翼微振,正攀枝梢顺茎而 又有董伟业竹枝词云:“老桐与竹结知音, 上,神情自然。柳叶下浅刻行楷:“居高声 苦竹雕镂若费心。十载竹西歌吹夜,几回 自远,非是借秋风”,款署“老桐”。作品构 烧去竹为琴。”由此可见潘西凤刻竹在当时 思巧妙,书画同辉,充满意韵。尤其是浅刻 就极具盛名。潘西凤曾选佳竹摹刻“书圣” 技法灵活运用,如刻画柳枝叶条时,刀法犀 王羲之的草书名作“十七帖”,并于清嘉庆 利遒劲,尽显秋风吹削杨柳枝之动感;绘刻 年间被选贡入内府。其作品在后世大多被 知了写实逼真,不仅将知了的羽翼刻划得 视为至宝,备受推崇。 薄如蚕绢,而且身体绒毛、足上细刺等都表 潘西凤刻竹工浅刻,传世作品以采用 现得非常传神,灵气充盈,栩栩如生。 图3 浅刻潘老桐铭笔筒 “平面浅刻”技法为主,亦偶作留青竹刻。 潘西凤刻竹尤精绘事。其作品“梅花 10 图1 浅刻黄慎画寿星李 题句臂搁 图4 阴刻梅花臂搁 图2 浅刻潘老桐铭臂搁 臂搁”刻梅花两枝,疏影横斜,梅花冰心 笔绘。就某种意义而言,潘西凤开启了清 废次竹材,略加刮磨,削制成器,以此达 玉骨之傲性与暗香浮动之冷媚跃然竹上; 中后期竹人与画家携手治竹的时尚新风。 到竹器之天然浑成、巧夺天工的妙趣。如 又如“竹石菊花笔筒”系以留青技法雕成, 近代竹刻名家金西 对潘西凤的雕刻 “潘老桐铭臂搁”,取属畸生、长于石隙中 图中菊花、湖石、修竹晕褪变化生动自然, 作品极为推崇,评价颇高。曾有记述:“昔 已拗卷之竹材,且又多处有虫啮瘢痕,然 宛若水墨之分五色,令人叹为观止。 在沪上所见之 《秋声赋》笔筒,作有草堂 经潘氏稍加刻凿,却成臂搁,并特刻铭文 由于久寓扬州,潘西凤与当时“扬州 三楹,坐案前就灯读书者为欧阳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