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支藏在大山里的民族”
在湖南隆回县境北部巍峨绵延的大山深处,一个童话般美丽圣洁的地
方,一串满溢东方文化而无尽神秘的山寨,一支坚守古老遗传且又疯狂浪
漫的民族,热切地期盼着山外的世界能给予他们多一些关注,以呵护这片
原本属于人类共同的家园。
中 国 花 瑶
——探寻一支藏在大山深处的原生态部落
作 者: 老 后
在湖南隆回县境北部高寒山区一个叫虎形山的地方,居住着一支奉黄瓜为生灵的古老民族,因了他们的先祖在悲惨壮烈的历史演绎过后,幸存的一对青年男女,机智地钻进密茂的黄瓜棚而躲过了灭绝种族的追杀,逃进雪峰山脉东麓的莽莽山林,顽强地繁衍生息。至今六千余众,世世代代都自封自闭在他们赖以生存的特殊山寨里,忠实地承袭着他们先祖最最古朴、纯贞、鲜活、地道的民俗民习与民风。
如今,那一座座与现代文明相距甚远,却神秘兮兮的寨子,犹如颗颗璀璨的珠翠,依然稳稳当当地镶嵌在湘西南隆回县境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
当属何宗何族?几被世人和民族史料所遗忘。说其是瑶,可他们从来就不曾知道瑶家鼻祖“盘王”,也不懂何为“盘王节”,甚或和拥有二三百万人口的瑶族大家庭,根本就没有任何共同的特征。有说属苗,却又无有苗民的点滴印痕。只是,在当地早年的民族认定中,还是将这支独特的山民圈在了“瑶”的范围里。
也许,就因了这寨子里的女人们个个着装艳丽绝伦,上下色彩火辣抢眼,随着她们娇美的身影闪动在那绿意葱茏的山野,俨然束束耀眼的山花。
于是,人们便誉其为“花瑶”了。
其实,瑶寨很是好找,朝那大山远远望去,哪个山坳上立有参天古树,那里定是花瑶山寨。在我遍寻过的几十个瑶家寨子,无一例外地都有古树林子避荫。
那树,大多不知学名。虽都万般老态,却已傲然见证过瑶山数百上千年的炎炎世事和悠悠历史。如今正还纷呈出一片勃勃生机。夏日,一棵棵古树枝繁叶茂,绿意苍翠,诱得个满林子的鸟啼莺飞。瑶家山民不时也和着那沁凉的绿荫,前来林中绣花、聊天,或以歌当对,寻觅心上的情人;腊月,树们纷纷扒落身上厚重的绿衣,就裸露着身子,常齐唰唰地朝着苍天振臂呼号,似在为瑶山来年的五谷丰登和兴旺而祈祷。
更有意思的是,在一个叫“庙山”的寨子里,长有一棵古拙苍劲、盘根伏地、需四人牵手才能合围的千年古树。每年春暖的时节,绽出新芽的枝头便会开出一个个状若喇叭、长约两寸的洁白花朵来,人们都叫它“白花树”。瑶家山民从观察其开花的多少和疏繁的部位,就可以预测到当年瑶山及山下方圆的收成,据说还准确得很哩,这便是瑶山人尽皆知的“年成树”。
瑶家山民祖祖辈辈都和寨子里的古树长久相依。在他们心中,这些古树饱吸天地之灵气,早已是神,时时都在庇佑着他们,故对之十分亲近,又倍加敬畏,谁都不会贸然去伤害它们。既便是枯朽倒地,也不敢拖回家用,就让其自生自灭、还原于土。难怪在那大跃进的特殊年代,大片大片的山林都毁于“土法炼钢”的熊熊炉膛及各种城乡建设。唯有这虎形山花瑶山民偏不信邪,他们众志诚诚,敢用生命、敢用热血去捍卫和呵护寨前屋后的古老树林。后来,外面的大山都秃了,都哭了,这莽莽瑶山却千林竞秀,愈加葱绿,山民的生计倒底还是逐日红火起来。
瑶家山民不信菩萨不信佛,除了对于树的景仰,还有着独特的山石崇拜。说来也怪,寨子里的房前屋后、溪边路旁,甚或田土中央,每每都凸地立着一尊尊高约数丈的奇异巨石,有若雄狮怒吼、有如猛虎下山,有像天狗吠月、有似金刚把门,有的又像尊圆墩墩腹便便的笑佛……一个个惟妙惟肖,呼之欲出。
这石,万千年来就如此平和、安祥地矗立在瑶山,不饰不伪、不浮不躁,任凭风雨和历史的蹂躏与嘲讽,亦不语不惊,浑身透出无比的厚重、大气与坚忍。
是佛?是神?山寨瑶民深信,是这无数的石神长年为他们镇守着寨子,护佑着家门。瑶家虽然没有焚香跪拜的习俗,却在心底里格外地虔诚,一代一代,山民手中的锤、斧、钎、锉从来都不曾将它们碰伤。
“石不能言溪声伴,笑傲穹苍品且高”,在我的感觉里,那一尊尊沉稳厚实、称架四方的巨石,委实就是不屈不挠、憨厚倔犟的花瑶山民性格和气质的典型写照了。
历史上,这里的瑶族同胞曾饱受官府欺压和社会歧视。炎黄广袤土地上的任何一方平川,都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他们南藏北躲,频频迁涉,才来到当今瑶乡附近白马山下一个叫做小沙江的地方。既便这里已是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他们却依然很难安身。从当地志书可以认证:这区区山镇小沙江,历史上原本竟然叫做“小杀场”!太多的瑶家山民就在这里被官军涂炭与宰割,尸抛遍野,血流成江……
一切早已成为历史。人类文明之风终于吹进山寨,花瑶山民便也逐渐融入了祖国的大家庭里。但那里毕竟地域偏远闭塞,交通多为不便,寨子大多又藏在茫茫群山之中,故一般家境仍在贫困线下。可他们无有半点非分之想,就象瑶山巨石一样不浮不躁,不屈不挠,个个憨实敦厚勤劳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