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古籍考述187.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彝族古籍考述187

彝族古籍简述 一、彝文古籍的编纂写作分类从编纂、写作者的角度来分类,彝文古籍可以分为毕摩文献、摩史文献和其他文献三大类。其中毕摩文献是最多的一类。毕摩文献毕摩是彝文古籍的主要创作者、收藏者和使用者。毕摩古籍主要是经书,也有其它书籍。根据王继超与余海所著《彝族传统信仰文献研究》的分类,结合彝文典籍的情况,毕摩经书可分为十大类(1)丧事祭祀时迎毕摩与献酒类,有《迎毕摩献酒经》、《毕摩溯源经》、《献水经》、《献茶经》等。 (2)丧祭仪式经书类,有《丧祭经》、《丧仪经》等。 (3)丧事活动的禳解仪式经书类,有《解冤经》、《解除衍尤经》等。 (4)丧祭仪式用的破司署经类,有《破除司鬼经》等。 (5)丧祭仪式用消灾经类,有《解除灾难经》、《治星经》等。 (6)丧祭仪式其他经书,有《物始纪略》、《那史释名》等。 (7)祭祖仪式用经类,有由祭祖文献传承下来的《彝族源流》、《更换祖筒经》等。 (8)祭祀与崇拜神祗类经书,有《省舍多苏》、《延续寿命经》等。 (9)消除灾难类经书,有《解除灾难经》、《局卓布数》等. (10)测算、占卜类文献,有《吉禄扎数》、《署舍》、《署莫》等。毕摩文献也是最先引起外界注意的彝文文献。1936年,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与彝族翻译家罗文笔先生合作出版《爨文丛刻》,被日本学者称为“彝学走向世界的标识”。而《爨文丛刻》中的绝大部分作品就是毕摩文献。 摩史文献摩史文献中,著名的有《西南彝志》,《摩史苏》,《诺沤》等。《西南彝志》原名《哎哺啥厄》,是清朝贵州省黔西州彝族热卧土目家的摩史益果那埃拔辑录、整理历代彝文史籍而成书。全书37万多字,26卷,分480多个标题,记叙从天地形成,到清朝初年的整个彝族历史,涉及许多彝族古代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典章文物、风俗文化等,被称为“彝族的百科全书”,是截止目前发现的字数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的彝文古籍。 ?????? 《摩史数》是彝族丧祭仪式摩史用书。贵州彝文木刻本中仅存的一本,记录了摩史在一场丧祭场合的主要活动过程。书中阐述生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连天神地祗也不能幸免,强调个人的伦理道德及应尽的义务。《摩史书》对历史人物历史典故亦多有涉及,反映了先民由哎哺、尼能、什勺、米靡、举偶、六租六个时期过来,走过了四川平原,经过了滇西,翻越点苍山麓来到滇东、滇东北,落脚于黔西北,经历过笃米与“六祖”时期的强大,以及开发乌撒、水西的艰辛。 其它文献其它文献中,以金铭石刻文献居多。这些文献中的一部分是毕摩和摩史所作,但绝大多数是彝族历史名人、或其他作家所作。例如著名的在贵州省大方县的《水西大渡河建桥碑》,分为彝文碑一通和汉文碑一通。彝文碑上的彝文共有1972字,是目前发现的字数最多的一块碑刻。其碑文是水西著名君长、贵州宣慰使安国亨所撰。又如在贵州省七星关区的《李雨铺四棱碑》,字数仅次于《水西大渡河建桥碑》,也是一块著名的碑刻。其它如西汉时期的彝文铜器《祖祠手碓》,蜀汉时期的《妥阿哲纪功碑》,宋代的《拦龙桥碑记》,明代的《成化钟铭》、《罗婺盛世史摩崖》、《新修千岁衢碑记》,清代的《蚂蚁河桥碑》、《扯凯箐摩崖》、《桃源峡摩崖》等,都非常有名。彝文古籍的内容分类彝文文献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分为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宗教、谱牒、哲学、伦理、民俗、文学、艺术、医学、教育、地理等。有《西南彝志》、《彝族源流》、《彝族创世志——谱牒志》、《滇彝古史》、《古侯曲涅谱》、《凤氏谱系》、《尼祖谱系》、《毕摩谱系》、《蒙化左氏家谱》等。《彝族源流》以父子连名谱为线索,记录哎哺、尼能、什勺、米靡、(武僰)、举偶、六祖等六个时期的彝族历史,认为彝族共同起源于哎哺时期,哎哺繁衍的尼能、什勺、米靡、武僰四大氏族是今彝族的主要来源,其中尼能、什勺氏与米靡的结合,繁衍了昆明人和叟人,昆明人和叟人即是彝族先民。什勺氏还繁衍了南诏国王室的彝族蒙氏等。武僰氏族则在滇川黔的部分地域及结合部繁衍了卢夷国、朱提国、夜郎国等。秦汉以后,武僰系彝族从今黔西北、滇东北往云南中西部地区迁移,而昆明人和叟人则从云南中西部地区往今黔西北、滇东北迁移,形成了彝族居住地域大体的分布格局。政治类有《古史通鉴》、《治国安邦经》等。 哲学类有《吐鲁立咪》,《吐鲁窦纪》等。宗教类这是彝文古籍中数量和内容最多的种类。主要有《献酒经》、《指路经》、《献牲经》、《作祭经》、《祈福禄经》、《吾查 们查》、《查诗拉书》、《尼布木司》、《诅咒仇人经》、《退咒经》、《解咒经》、《招魂经》、《祭祖经》、《驱除病魔经》、《送鬼经》等。 文学艺术类也是彝文古籍中数量众多、类别丰富的一种,主要有《阿诗玛》、《尼苏夺节》、《查姆》、《普曲荷歌传》、《牧羊人史郎若》、《则谷阿列与依妮》、《赛玻嫫》、《贾斯则与朱武斯》、《妈妈的女儿》、《孜孜尼扎》、《红白杜鹃花》、《达恩妹与鲁汝朵》、《阿买恳》、

文档评论(0)

bzhuangrduh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