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受田 述训150.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受田 述训150

杜氏《述训》 [第一则] [原文] 自见之谓明①,自听②之谓聪,自胜③之谓强。人惟不自见、自闻而后自是。既自是矣,长傲益怠,何有于强?乃所谓大愚也。子弟至是,父兄不以为忧而反为喜,其父兄亦大愚也。 [注释] ①自见之谓明:语出《韩非子·喻志》:“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 之谓明。”意为自己能够看见本身的不足,才是所谓的明智。 ②自听:能听辨别人的教诲,听从别人的不同意见。 ③自胜:克制自己。《老子》:“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译文] 自己能认识、体察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才算得上明智,能听辨别人的教诲才是真正聪明,能克制自己、战胜自己才称得上为强者。人只要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听不进别人的教诲就必然自以为是。自以为是,就会增长傲慢之气,越发懈怠轻慢,这样怎么会有助于成为强者呢?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最愚蠢的人。子弟们如果已经这样了,作为父亲和兄长不为他们担忧反而高兴,也是最愚蠢的。 [第二则] [原文] 先大夫①每引《颜氏家训》②教余兄弟,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盖幼时肫③然赤子,惟父母是听;迨④其渐长,因物而化,随习而迁,虽父母之命将不能行。乃始搰搰⑤然提其耳而教之,固⑥已晚矣。谚语:“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女辞家而适人,一切无旧恩可恃,故尝虚已以听⑦于舅姑⑧,而唯恐其有过也。教不于此时,亦将如子之渐长而不复可变也。尝见世之为父母、为舅姑以此为悔者不少,其有及⑨乎? [注释] ①先大夫:已去世的父亲。此处指杜彤光。 ②《颜氏家训》:南北朝时期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著。是一部有关个人经历、思想、 学识,并对子孙进行告诫的古书,分为七卷、二十篇。 ③肫:zhún,诚恳、真挚。 ④迨:dài,及、等。 ⑤搰搰:gǔ gǔ,用力貌。 ⑥固:确实,必然,当然。 ⑦虚已以听:意为以谦虚诚恳的态度听取别人的意见。 ⑧舅姑:公婆。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⑨有及:赶得上,来得及。 [译文] 先父经常引用《颜氏家训》教诲我们兄弟,说:“小时候生成的品性就如天性一样,惯常如此,便成为自然的习性。”人在幼小时诚实恳切、天真单纯,惟其听信父母的话,等他渐渐长大,就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随着习俗而改变自己,即使是父母的话也不可能都去听从了。到这时才开始用力耳提面命,确实已经晚了。谚语说:“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女子长大后便辞别娘家出嫁到婆家,刚到婆家一切都没有旧恩可以依持,所以经常谦虚诚恳地听从公婆的意见,唯恐自己有什么过错。不在这个时候及时地教诲引导,也将会和小孩子渐渐长大再去教诲一样不容易改变了。曾经见到世上不少为父母、为公婆的人因没有及时实施教育引导而后悔的,后悔不是晚了吗? [第三则] [原文] 孩提之童,知爱知敬,始家邦终四海,即由此充之,非有①加也。其他皆属继起,况外物乎?幼时嬉戏,或指某物曰“是我有也”,先大夫必怒责之。盖②恐长自私自利之心而渐离其天性也。防微杜渐,用意深矣。 [注释] ①有:大,多。 ②盖:因为,由于。 [译文] 孩子们在幼儿时,就要培养他们懂得热爱和尊敬别人,并从家人开始推广到天下人,用爱和敬去充实他们,用不着向他们灌输更多的东西。其他的知识和修养都会随此而继续兴起,何况那些身外之物呢?幼小的时候,兄弟们在一起嬉闹玩耍,有的孩子指着某物说:“这是我的”,先父听了必定会生气地指责他,是因为怕孩子们增长自私自利的心地而使他们渐渐地偏离应有的品性。这样防微杜渐的教育,用意深远啊。 [第四则] [原文] 人之于子,欲其富、欲其贵、欲其寿考①,若将萃人生之福泽而备于一身,而后为慊②也。察其所以教之,则一切相反,名不立,行不成,听之而已,是非导之以贫贱乎?伤生伐性,任之而已,是非促之以夭殇乎?至左道③营谋,而亦有得富贵者,非徒祸其子,而又以自祸,幸而废疾,久不死,亦谓之寿考,视息焉而已矣。吾见有子者之爱之而适以害之也,即或未至于害,而膝下抚摩,亦已痴騃④半世矣,安⑤望其能诒谋⑥于后也?不诒谋于后,与无子何殊? [注释] ①寿考:年高,长寿。 ②慊:qiè,满足,满意。 ③左道:邪道。 ④痴騃(ái):傻、愚钝。 ⑤安:疑问词,哪里,怎么。 ⑥诒谋:为子孙要妥善谋划,使子孙安康。 [译文] 人们对于自己的孩子,总是希望他们富有、显贵和长寿,好像要把人生的所有福利恩泽全部集中在孩子一人身上然后才感到满意。但是看看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则是一切都相反。孩子既没有得到名望,又没有树立德行,却听任不管,这不是引导他们走向贫贱吗?孩子伤害身心,也听任不管,这不是促使他们未成人就先死吗?至于那些以邪门歪道图谋、营求而也有能得到富贵的,不只是使孩子受到祸害,而且也损害了自己。侥幸残废患病,多年不死,也算作

文档评论(0)

bzhuangrduh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