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调研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精品解析: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调研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调研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

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度(下)第一次月考 高2019届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 2.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只交答卷(或第II卷),第I卷学生带走,以备讲评。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禹对中国政治文明的贡献主要是 A. 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行之有效的制度 B. 开创了王位世袭制 C. 推行禅让制 D. 发明了甲骨文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是在秦朝;C是在原始社会后期;D是在商朝时期;禹建立夏朝,后禹的儿子启继承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因此选B. 考点:王位世袭制 点评: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传袭制度.据说尧年老时,经民主推举和自己长期考察,确认舜才德出众,将首领位置让给舜;舜老时,如法炮制,传位于禹.禅让制实际上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后被禹的儿子夏启破坏,代之以家天下的世袭制. 2. 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封了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材料反映分封制的实施 A. 使得封国成为地方政权 B. 削弱对封国的政治管理 C. 彻底打破了宗族的界限 D. 强化了旧有的宗族因素 【答案】A 【解析】材料关键词“保持宗族群体的性格”.“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群体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材料说明诸侯国的形成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相互作用的结果,故选A;BD是从分封制或宗法制单个方面而言的,不符合题意,排除;C中“彻底” 表述不当,排除。 3. 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秦始皇逝世、秦二世继位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推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赵)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李)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李)斯受始皇遗诏……立子胡亥为太子。” 司马迁《史记》 “秦王赵正(即嬴政)出游天下……病笃……丞相臣(李)斯,御史臣(冯)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 西汉竹简《赵正书》 “古太子皆不将兵。使将兵,即为有意废立。扶苏之不立,盖决于监军上郡之时。二十余子,而胡亥独幸从……始皇在位,不为不久,而迄未建儲,盖正因欲立少子之故。” 吕思勉《秦汉史》 A. 李斯和赵高对胡亥继位起到决定性作用 B. 公子扶苏是法定的皇位继承人 C. 秦始皇猝亡是胡亥得以继位的重要原因 D. 胡亥继位得到秦始皇生前认可 【答案】C 【解析】从材料“更诈为丞相(李)斯受始皇遗诏……立子胡亥为太子”“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盖正因欲立少子之故”中可以看出,秦始皇猝亡,胡亥即位,故C项正确;AB项只符合司马迁《史记》,排除;D项不符合司马迁《史记》,排除。 4. 有学者认为,战国时养士之风盛行,但属“私养”、“家养”,直到科举制确立,才真正实现“国养”。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因为科举制 A. 有益于重学风气的形成 B. 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 扩大了政权的开放程度 D. 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将选拔人才的权力收归中央,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政府官员,从而扩大了政权的开放程度,是材料“才真正实现‘国养’”的依据,故C项正确;A项益于重学风气形成与人才“国养”无关,故错误;B项提升官员文化素质与人才“国养”也无关,故B项错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也与人才供养方式无关,故D项错误。 5. 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 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 “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依据关键信息“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解答。君主专制下,君主是世袭的.终身的;实行官僚政治,中央与地方官员一概由皇帝任免,而封建社会是家国同构的,B项正确。A.B.D三项无从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宗法制度 6. 下列关于郡县制评价,正确的是 ①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 ②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二世而亡的重要原因 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④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