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示波器的波形捕获率 (I )
汪进进 深圳市鼎阳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示波器的波形捕获率(I )
汪进进
深圳市鼎阳科技有限公司
波形捕获率是一个被过度炒作的概念和指标。必须承认的一个现象是,如果您问1000位工程师,他们
可能都觉得这个指标很重要,但这 1000 位工程师在实际使用示波器的 10 年里却又没有真的用它来成功发
现问题。但是,这个指标却一直“被重要”,不言而喻地重要。
为什么?
1,波形捕获率的故事就像“皇帝的新衣”的故事:为什么诸厂商一直在片面性地鼓吹波形捕
获率的价值?
在我从业的11来,我很多次亲眼目睹了众多示波器行业销售人员在客户现场不断地为这个指标在打口
水战,也亲眼目睹了私下里拿这个指标开玩笑。
这是一个充满了故事性和趣味性的指标,反应了示波器“数据处理技术”发展的路线,更反应了厂商
的市场宣传如何利用Marketing talking的说法,强调一点,忽略其它,从而实现对用户的“洗脑”。
是时候该有个“小孩”出现,勇敢地谈谈“皇帝的新衣”了。这个概念有价值的一面已经说透,但是
它在实践中“无力”的一面却没有被说穿。其实抹平这方面的“信息的不对称”很容易,但是身处其中的
厂商谁都不愿意完全说破。
为什么诸厂商都一直片面性地鼓吹波形捕获率的价值?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概念被炒作和神化的历史。
最早对波形捕获率的概念进行包装的是T公司,那时候的Marketing Talking是“第三代示波器”,“数
字荧光示波器”,“同时具有模拟和数字示波器的特征”。但是,T公司的这个快刷新和现在多数厂商强调的
波形捕获率不是一种技术,后面会详细说明。T公司特别成功的包装说法是:这是“第三代”示波器,是示
波器技术划时代的革命。后来T公司用其擅长的方式定义了一个新的系列叫DPO系列。DPO系列的示波器面板
上有一个按键,叫DPX。
但令人遗憾的事实是,早年鼓吹这个概念的T公司示波器的波形捕获率指标现在比鼎阳科技示波器的
这个指标要差很多了! T公司鼓吹这个概念长达10年以上,最早应该是在1999年,我那时候还在读研,但
还没有用过数字示波器。
T公司当年强调数字荧光示波器可以在单位时间内观察更多的波形,死区时间小,不会轻易漏掉异常信
号,…… 这些确实是优点,其它厂商如果强调这个指标不是那么有用,似乎在暗示用户他自己的这个指标
很差,“吃不了葡萄说葡萄酸”,因此,其它厂商只好忍气吞身,暗暗发力,试图能在技术上解决这个问题,
否则在T公司一贯擅长的宣传攻势下是抬不起头的。
在其它厂商忍气吞声那么多年后,在2010年前后突然开始集体发声,一个接着一个地宣布自己的波形
捕获率指标达到了业界之最。A公司宣布达到了33万次/秒,B公司宣布达到了50万次/秒,C公司宣布达到了
100万次/秒,…… 国产示波器如鼎阳科技的SDS3000也达到了最大100万次/秒。 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相
关的文章以学术论文的面目开始规模性出现,某中文搜索引擎搜索到的相关学术论文达到了1163篇。这样
的共同炒作之下,使得这个指标被称为了公认的“示波器第四大指标”。在这样的形势之下,谁还敢说这个
指标没有什么用?! 于是示波器厂商都默认这个指标是有用的,都在不断追求这个指标的提升。
为了在竞争中利用“快刷新”赢得客户,T公司设计了一种DEMO板,它的销售人员每次演示时都会演示
利用快刷新功能捕获到DEMO板发出的偶发性异常信号,然后在客户现场鼓动客户拿其他品牌示波器试一试
能不能找出这个异常信号。显然,其它示波器是找不出来的。于是客户就知道了这种快刷新示波器果然厉
害!
D公司在波形捕获率方面一直是个软肋。D公司的人员谈起这个指标都嗤之以鼻。事实上从事高端示波
器的销售人员在私下圈子里内心里都把这个指标当作笑话,但面对客户时又神乎其神地吹捧这个指标。于
是在2008年,D公司发布了一个新技术,声称可以比T公司的DPX技术能更快地找到异常信号。D公司在中国
市场将具有这种技术的示波器命名为“第四代示波器”。其实D公司的销售人员知道这只是又一个针对快刷
新的笑话的笑话。拿笑话打笑话,在公司内部心照不宣。这个新技术的名字叫TriggerScan。有了TriggerScan
新技术之后,D公司就设计了一种DEMO板,它发出的一种异常信号可以用TriggerScan找到,但是用T公司的
快刷新就是无法找到。遗憾的是,D公司的市场宣传能力上逊色于T公司。这个技术居然没有被神话!D公司
不喜欢吹一些没有真正技术含量的技术!
有一天,我通过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6 Rain or Shine (第3课时) 课件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pdf
- 2025年中考数学复习热搜题速递之尺规作图(2024年7月).docx
- 股市风险预警机制-深度研究.pptx
- 政策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PPT.pptx VIP
- 5.0MPa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docx VIP
- 17J927-1 车库建筑构造(OCR).pdf VIP
- 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HIV筛查实验室管理手册_精品.doc
- 2025年春季小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1975字).docx VIP
- 渤海水泥厂包装车间除尘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