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之尿液、肾功能检验推荐.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诊断学之尿液、肾功能检验推荐

方法:1.禁饮尿渗量测定 一般用于尿量基本正常患者和可疑尿崩症患者,晚饭后禁饮8小时,检测晨尿渗透压,同时测静脉血浆渗透压作比较。 2.少尿时取随机一次尿样检测即有意义。 参考值:正常人禁饮后尿渗量为600-1000 mOsm/kgH2O,血浆为275-305 mOsm/kgH2O,尿/血浆渗量比值为3-4.5:1 * 临床意义: 1.禁饮后8小时尿渗量600mOsm/kgH2O,表明肾浓缩功能障碍,见于各类肾疾患累及肾小管功能,也见于尿崩症。 2.一次性尿渗量检测可用于鉴别肾前性和肾性少尿。 * 急性少尿的的实验室鉴别诊断指标 急性少尿时鉴别肾前性和肾性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尿渗量 mOsm/kgH2O 尿比重 尿Na mmol/L 血BUN/Cr 肾前性 肾性 >500 <350 >1.016 <1.014 < 20 > 40 >10:1 ≤10:1 * 粪便检验 FECES TESTS 通过对粪便的检测可以了解有关消化道功能状态的相关信息,对协助诊断消化道疾病有一定的价值。临床用于: 1. 肠道感染性疾病 急慢性腹泻如菌痢,阿米巴痢疾,霍乱,肠伤寒,病毒性肠炎等。 2. 肠道寄生虫病 显微镜检出相应虫体或虫卵。 3. 消化道肿瘤筛查 粪便隐血持续阳性常提示消化道恶性肿瘤。 4. 协助鉴别黄疸 粪便颜色变浅提示胆道梗阻。 * 外观改变 1.鲜血便:肛裂、痔有较多鲜血,直肠息肉、直肠癌出血量少附着于粪便表面。 2.黑便或柏油样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 3.脓性和脓血便:结肠或直肠癌肿出血伴感染;阿米巴肠炎以血为主,呈暗红色稀果酱样;菌痢以粘液脓为主,多少取决于炎症的程度。 4.淘米水样:见于霍乱。 * 5.粘液便:见于结肠炎,结肠癌,菌痢,常带血。 6.水样便:见于病毒性肠炎。 7.蛋花汤样或含乳凝块:见于婴幼儿肠功能紊乱、菌群失调、病毒性腹泻。 * 显微镜检查 主要观察粪便中的细胞成分和寄生虫卵。 1.白细胞:提示肠道炎症,最常见于菌痢,可见脓细胞。 2.红细胞:下消化道出血量较少外观无明显改变时,镜检可查出。见于结肠癌,痢疾,阿米巴肠炎等。 3.寄生虫及虫卵:如阿米巴滋养体和包囊,蓝氏贾第鞭毛虫,蛔虫卵,钩虫卵,血吸虫卵等。 * 阿米巴滋养体和包囊 * 蛔虫卵 蓝氏贾第鞭毛虫 * 鞭虫卵 钩虫卵 * 粪便隐血试验 原理和方法: 消化道少量出血,红细胞又完全被破坏,外观无异常改变,肉眼和显微镜均不能证实出血的,采用隐血试验。常用有化学法和免疫法。 临床意义: 消化道恶性肿瘤如胃癌,结肠癌筛查指标。 消化道溃疡可呈阳性。 * 细菌学检查 多种厌氧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是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一般无致病意义。致病菌检测主要通过显微镜检查和细菌培养获得。 1. 涂片染色观察球菌和杆菌比例,一般1:10,比值增大或倒置常见于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 2. 培养出病原菌如志贺氏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致腹泻大肠杆菌。 3. 肠结核可通过涂片和培养获得阳性结果。 * * * * * 二.白细胞和脓细胞(Leukocytes and purulent cells) 白细胞外形完整,分散存在,以中性粒细胞多见。脓细胞是指在炎症过程中破坏或死亡的中性粒细胞,外形不规则,常成堆聚集存在。 Leucocyte appearance, complete, scattered by neutrophils. Pus cell refers to the process of inflammation of the destruction or death, irregular shape neutrophils, often gathered there heaps 参考值:正常平均0-5个/高倍视野 Normal:0-5 white blood cells(WBSs)/hpf. 临床意义:若 有较多白细胞或脓细胞,多为泌尿系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 ( more white cells, or septic fo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such as pyelonephritis, cystitis, urethritis) * * * 三.上皮细胞(Epithelial cells) 1.肾小管上皮细胞:来自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较多出现提示肾小管病变。慢性炎症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称脂肪颗粒细胞。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From the proximal convoluted tubules and far convoluted tubules, prompting ren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