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金叶实业有限公司二次有色金属资源环保处置及多金属综合回收技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江西新金叶实业有限公司二次有色金属资源环保处置及多金属综合回收技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1. 1、本文档共1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西新金叶实业有限公司二次有色金属资源环保处置及多金属综合回收技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江西新金叶实业有限公司二次有色金属资源环保处置及多金属综合回收技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前言 江西新金叶实业有限公司(原上饶县永欣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5 年,是一 家集废铜料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股份企业,公司位于上饶县茶亭镇白沙村,为 了调整产业结构,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铜资源,实行循环经济,减少环境污染和保 护环境,公司本着多元化发展的目标,于 2012 年在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 C 区(茶亭 工业园)即茶亭镇中部经济区内进行异地技改。江西省环保厅以赣环评字[2012]28 号 文对《江西新金叶实业有限公司铜再生资源回收加工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 了批复。 根据原批复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项目铜泥、废杂铜为主要原料,采用 4 台2.5m2 竖炉(3 用 1 备)进行熔炼,形成年产 2 万吨黑铜的规模;再以自产黑铜和外购废杂 铜为主要原料,通过 3 台 60t 阳极炉(2 用 1 备)进行熔炼,年产 3 万吨阳极铜;以 自产阳极铜和外购阳极铜为原料,通过2 条 5 万吨电解生产线进行电解精炼,年产 10 万吨电解铜;以自产和外购阳极泥为原料,通过 1 条年处理 1500t 阳极泥回收金银生 产线进行回收金银,年产 1.5t 金和 70t 银;以自产竖炉渣为原料,通过 1 条年处理 6.5 万吨竖炉渣浮选生产线进行进一步回收竖炉渣中的铜。 建设单位获得项目批复后,即开始了项目的建设,该项目分期建成,一期工程内 容主要包括 2 万吨/年粗铜、3 万吨/年阳极铜以及竖炉渣浮选生产线。江西省环保厅以 《江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江西新金叶实业有限公司铜再生资源回收加工技改项目一 期工程(粗铜 2 万吨/年和阳极铜 3 万吨/年)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函》(赣环评函 [2013]43 号)对一期工程进行了验收。 建设单位为了调整产业结构,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铜资源,实行循环经济,减 少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公司本着多元化发展的目标,拟对现有工程进行改扩建,将 现有的竖炉以阳极炉的冶炼工艺改为富氧工艺,同时对设备型号及数量进行了调整, 对金银车间、炉渣浮选车间进行扩建,同时新增锌回收及废铂钯催化剂回收生产线。 铜电解生产线与原批复环评一致。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江 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等的有关规定,为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 作,使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确保项目顺利进行,江西新金叶有限公司委 托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接受委托后, I 江西新金叶实业有限公司二次有色金属资源环保处置及多金属综合回收技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随即成立课题组,收集了有关的工程技术资料,并组织人员到拟建场地及其周围 进行了实地勘查与调研,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结合拟选厂址环境特征 及项目对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特点,并征询环境管理部门的意见,对拟选厂址周围环 境进行了现状监测和调查,通过对工程以及相关资料的深入研究、整理、统计分析等 工作,就该工程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进行了预测分析, 并对项目污染防治措施等内容进行了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我院编制完成了本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次评价工作得到了江西省环境保护厅、省环境保护厅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上饶市环境保护局、上饶县环保局的指导与帮助,同时得到铅山县环境监测站及 建设单位的密切配合与大力协作,保证了环评工作的顺利完成,谨在此一并表示 感谢。 II 江西新金叶实业有限公司二次有色金属资源环保处置及多金属综合回收技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1 总则 1 1.1 评价目的及评价原则 1 1.2 编制依据 1 1.3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3 1.4 采用的评价标准4 1.5 环境保护目标9 1.6 评价工作等级10 1.7 评价范围 11 1.8 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 12 2 建设项目概况 13 3 工程分析 14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