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放顶煤新方法实践.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综采放顶煤新方法实践

综采放顶煤新技术方法实践 付村煤业有限公司 李玉华 王树亮 王东 摘 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改进后的放顶煤开采工艺,利用垮落的煤矸石充填移架后的空间,提高了本矿工作面的煤炭回采率,为以后的综放工作面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放顶煤 煤矸石 回采率 1.引言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我国21世纪前50年的能源结构中将稳居50%以上。然而,煤炭开采过程中的高效和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煤炭企业的两大难题,尤其在厚煤层开采技术方面更是如此。为安全高效地进行厚煤层开采,研究表明,采用放顶煤采煤法,具有生产集中、系统简单、掘进率低、节省大量设备和人力、对煤层地质变化适应性强等特点。但是放顶煤也有一定的缺点,也有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① 煤尘大,比分层开采高出1~3倍,或更高; ② 回采率偏低,一般在80%左右,造成一定的煤炭损失; ③ 自然发火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④ 对高瓦斯矿井而言,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有局部积聚的危险。 本文通过长期放顶煤开采方法的实践研究,对传统的放顶煤采煤工艺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煤炭回采率。 2. 放顶煤新技术方法实践 2.1 411工作面概况 411工作面位于东四采区东南部,东距落差220米的汇子断层489~534米,西距落差10~90米的F33断层28~98米,东邻3上408工作面和3上407工作面采空区,西临3上405工作面采空区,南距井田边界大屯断层101~109米不等。煤层顶底板岩性见表1. 表1 顶底板名称 岩石名称 厚度(m) 岩性特征 老顶 细砂岩 4.60 灰色,厚层状,细粒结构,成份以石英为主,钙泥质胶结,f=6~8 直接顶 砂质泥岩 1.75 黑灰色,致密,泥质结构,性脆,含黄铁矿晶粒,f=4~6 直接底 砂质泥岩 1.51 黑灰色,砂泥质结构,含植物化石及小结核,f=4~6 老底 细砂岩 6.69 浅灰色,细粒结构,硅质胶结,成份以石英为主,含有云母片及星点状黄铁矿,f=6~8 2.2 放顶煤改进方案 原来的方法是在后部煤放净后,拉后部运输机,之后进行移架,如图1所示。此种方法的弊端是:拉移完后部运输机所遗留的空间需用下个循环的顶煤进行充填该三角区,造成资源相对浪费。为了提高放顶煤采煤法的回踩率,提出了放顶煤开采新工艺。 改进后的是后部煤放净后,进行拉移后部运输机,此时,不急于移架,而是对顶板矸石进行放顶,充满拉移后部运输机时造成的空间,这样在下个循环放煤时,后部煤可直接滑入后部运输机,大大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回收。但是在新工艺中应注意这几点: a、拉移后部运输机后,不急于移架,而是对支架进行二次注液,使其保持对顶板的压力,以最大程度的破坏放顶区直接顶的岩层。 b、放顶矸时,小幅摆动尾梁,使碎矸石慢慢充满拉移后部运输机所遗留的空间。填矸必须充满三角区,以三角区矸石自动下滑为标准。 (a) (b) (c) (d) 图1 原放顶煤放煤工艺 3.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现场实际测量,丢煤区域大致为一个不规则梯形区域和一个三角形区域,如图1(d)中所示,其一米长的体积为: V=1×[(0.12+0.29)×0.2÷2+0.12×0.29÷2] =1×(0.041+0.017) =0.058m3 V——每循环丢煤的体积 现以411工作面为例,其每回采一米多回收煤炭为: 411工作面面长200m,放顶循环步距为0.6m,松散煤的容重按1.0吨/m3。 T= 1÷0.6×200×0.058×1.0 =19.3吨 T——每米可多回收煤炭;吨 3.1 采用新放煤工艺后,按照411工作面倾斜长度200m计算,每推进一米可多回收资源19.3吨; 按照每吨1000元计算,推采每米可多创造经济效益19.3×1000=1.93万元。 3.2通过此种新工艺的运用,其资源回收率可提高约1.3%。 4需要注意的问题 1)当有大块矸石卡住放煤口时,不易用碎矸完全充填满丢煤区域。 2)放矸过程中如操作不当,会有矸石混入,增加含矸率。 3)相邻两支架放煤口之间有较大的脊背煤损失。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下步的生产过程中,逐步摸索,进一步完善,尽可能多的回收资源。 [1]徐永圻等.煤矿开采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2]赵世峰.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及其展望[J].煤炭技术,第27卷第5期,2008. 作者简介:李玉华 男 ( 1967— );汉族,山东平邑;现工作于付村煤业有限公司采煤副总,联系电话:0632—4067089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