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学课件】人格权
第二章 人格权 第一节 人格权概述 第二节 一般人格权 第三节 物质性人格权 第四节 精神性人格权 第一节 人格权概述 一、人格 二、人格权 三、人格权分类 四、人格权制度史 一、人格1 1、一般概念:《现代汉语词典》:人格有三义: ①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②个人的道德品质;③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 2、法律概念:源于拉丁文 Persona(人格), caput(法律上人格),英语 Personality,指作为一个法律上的人的法律资格,即维持和行使法律权利,服从法律义务和责任的能力的集合。 一、人格2 3、中国法中的人格,源于日本法,首次在《大清民律草案》中引用(第二章第五节“人格保护”,7个条文)。 4、法律人格的三重含义:①指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民事主体;②指作为民事主体必备条件的民事权利能力;③指人格权客体。 二、人格权1 1、观点及评析:①指民事主体固有的,由法律确认的,以人格利益为客体,为维护民事主体具有法律上的独立人格所必备的基本权利(魏振瀛)。②指民事主体依法固有的为维护自身独立人格所必备的,以人格利益为客体的权利(王利明)。③指民事主体专属享有,以人格利益为客体,为维护其独立人格所必备的固有权利(杨立新)。 二、人格权2 2、基本观点: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其尊严、自由应受尊重与保护的权利。 3、人格权性质:自然性和法定性。①自然属性:A、人格权始终与民事主体相伴随而客观存在,不依其意志更无需其行为而取得;B、民事主体只能享有权利而不能转让、放弃;C、法律可剥夺某些人格权,但不能剥夺尊严。 二、人格权3 ②法律属性:自然权利需要通过法律化(确认),才能得到有效保护。 4、客体:人格利益。①指民事主体就其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生命、健康、姓名或名称、名誉、隐私、肖像等所享有的利益的总和。②通常分为一般人格利益与具体(特别、个别)人格利益。③具有无形性特征(精神利益)。 三、分类1 1、一般人格权与具体人格权(魏振瀛、王利明):分类标准:人格权的客体。①前者指民事主体基于人格独立、自由、尊严而享有的基本权利,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包容性;②后者指民事主体享有的由法律明确规定的具体的人格权利,具有法定性。 三、分类2 2、物质性人格权与精神性人格权(张俊浩、杨立新):主张依客体为物质性要素与精神性要素分为物质性人格权与精神性人格权,后者包括表彰型、自由型和尊严型三种类型。 3、主张:结合上述二种流行观点,将人格权分为一般人格权与具体人格权;具体人格权又进一步分为物质性人格权与精神性人格权。 四、人格权制度史1 1、国外物质性人格权制度史:①同态复仇时期:对外族,采取“血族连带责任”;对内,采个别惩罚主义。②自由赔偿时期:以金钱代替同态复仇。受害人或其血亲有权选择以金钱赔偿或复仇。汉穆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均有规定。③强制赔偿时期:为罗马法最终确立 ,禁止同态复仇,强制以赔偿代替。④双重赔偿时期:对受害人或血亲的物质损害和精神损害均要求予以赔偿(罗马卡尔威刑法规定了抚慰金制度)。 四、人格权制度史2 2、国外精神性人格权制度史:①古代习惯法时期:自然人的名誉、贞操均受保护;②古代成文法时期:扩大了具体人格权范围,如汉穆拉比法典2规定,诬告他人者,被诬告者可取得诬告者的房屋。摩奴法典225规定,恶意说一个处女不是处女的,罚100。罗马法确立了人格概念。③近现代法时期:德国普通法、德国民法典、瑞士民法典、英国1891年诋毁妇女法、美国1965年人权法案等。 四、人格权制度史3 3、小结:人格权概念与制度是一个逐步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并呈现以下几个趋势:①人格权主体范围不断扩大;②人格权内容逐步充实;③人格权从依附性权利变为固有性、专属性和绝对性权利;④人格权的保护方法从野蛮转变为文明、科学。⑤人格权立法从分散形式逐步达到完整形式。 四、人格权制度史4 4、中国物质性人格权制度史(略) 5、中国精神性人格权制度史(略) 第二节 一般人格权 一、一般人格权概念与制度的产生和历史演变 二、一般人格权的概念 三、一般人格权的内容 一、一般人格权概念与制度的产生和历史演变1 1、一般人格权萌芽于罗马法。马克思指出:罗马法最先制定了“抽象的权利”,即一般人格权。包括“自由”、“市民权”和“名誉”。它们都是罗马人的一种法律地位或资格。其中,自由人地位,分生来自由与解放自由二种,因自由地位的丧失而导致权利能力灭失的“最大人格减等”,等同于市民法上的自然人的死亡。丧失市民权,导致“人格中减等”,即自自由受限制。不名誉者,如从事卑贱职业,削减其能力。 一、一般人格权概念与制度的产生和历史演变2 2、近代民法正式确立一般人格权。近代民法确认了一系列具体的人格权,但法民、德民并未就一般人格权作出规定(为什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清洁生产 教学课件 作者 曲向荣_ 清洁生产概述第2章.PPT VIP
- 中职教育一年级上学期英语《We Are Friends》课件.pptx
- 陕西师范大学-《幼儿园游戏》(高起专)考评作业-含答案.pdf VIP
- 佛光寺东大殿实测数据解读.pdf VIP
- 清洁生产 教学课件 作者 曲向荣清洁生产第3章.PPT VIP
- 物理校本课程《生活中的物理》教学计划.doc VIP
- 清洁生产 教学课件 作者 曲向荣清洁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第5章.PPT VIP
- 学校关于成立教育事业统计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docx VIP
- 清洁生产 教学课件 作者 曲向荣清洁生产第1章.pptx VIP
-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ch04放大电路中的反馈.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