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煤矿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2014年度).docVIP

金川煤矿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2014年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川煤矿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2014年度)

金沙县金川煤矿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2014年度) 技术负责人:李艳波 矿 长: 提启鑫 编 制:李艳波 编制时间:2013年12月21日 目 录 编制说明 4 第一章 煤矿基本情况简述 5 第一节 矿井概况........................................................................... 5 第二节 地质构造、地层简述。 5 第三节 矿井安全条件简述。 8 第四节 安全设施现状(主要通风机参数、总风量、局部通风现状、排水系统、六大系统)简述。 12 第二章 2014年各采掘工作面可能发生可能发生的灾害分析 16 第一节 2014年采掘工程计划 16 第二节 2014年各采掘工作面可能发生可能发生的灾害分析 16 第三章 灾害的预防措施 19 第一节 灾害预防组织措施 ...........................19 第二节 矿井瓦斯事故的预防 19 第三节 矿井煤尘爆炸事故的预防 24 第四节 矿井火灾的预防 25 第五章 水灾事故的预防 27 第六节 顶板灾害预防 28 第七节 运输事故的预防 29 第八节 机电事故的预防 30 第四章 灾害的处理计划 32 第一节 事故发生时的行动指挥 32 第二节 瓦斯、煤尘爆炸避灾及抢救方法 32 第三节 火灾事故避灾路线及抢救方法 34 第四节 透水灾事故避灾路线及抢救方法.............. 41 第五节 冒顶事故救援及井下现场人员自救 .......................44 第五章 附表 46 金沙县金川煤矿2014年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为保障2014年度我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结合我矿生产实际情况,编制金沙县金川煤矿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增强矿井的防灾和抗灾能力。 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提启鑫(矿长) 副组长﹕ 李艳波(总工程师) 杨恩付(安全矿长) 成 员: 陈 勇(生产矿长) 王 焕(机电矿长) 王爱方(地测技术员) 王仲元(通防科长) 张兴华(跟班矿长) 王泽玉(跟班矿长) 刘胜洪(跟班矿长) 闵昌喜(采掘技术员) 陈 彬(通风技术员) 沙文武(安全科长) 覃书奎(调度主任) 安光银(机电科长) 张德勋(运输队长) 第一章 煤矿基本情况简述 第一节、矿井概况 金沙县化觉乡金川煤矿位于金沙县南东,属金沙县化觉乡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5′22″-106°26′09″,北纬27°10′29″-27°10′56″。矿区面积1.0158km2,矿区长约1.2km,宽约0.9km。 矿山有公路通至金沙县城,里程约61km。金沙县城至黔北电厂约4 km,至遵义89 km,经马家湾至贵阳208 km,交通便利。该矿企业性质属私营独资企业。年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 可采煤层3层(C5、C6、C7),准采标高+900—+750m,储量为314.36万吨。矿井设计能力15万t/a,服务年限9.4a。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反向斜井揭煤,布置有主、副和回风三条井筒。主斜井倾角20°,长度134m,副斜井长度125m,矿井划分为一个水平,上、下山两个采区开拓,采区分界线为+822m水平。一采区正在回采1066工作面,1063已形成系统;二采区回风下山、轨道下山已开掘、均布置在煤层底板中。 第二节、地层及地质构造 1)地层 井田及周边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上统龙潭组、长兴组,三叠系下统夜郎组及第四系,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①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 出露于井田外南部。岩性为灰色、浅灰色中—厚层状灰岩,隐晶质—显晶结构,具溶蚀现象和缝合线构造,裂隙比较发育,常被方解石充填,局部见燧石团块,产珊瑚及瓣鳃类动物化石。组厚大于200m,与上覆地层龙潭组呈假整合接触。 ②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 为井田内唯一含煤地层,出露于井田中部地区。上部岩性为灰、深灰、灰黑色薄—中厚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灰色中—厚层状粉砂岩、含钙质细粒岩屑砂岩夹含砾砂岩及煤层(线);中部岩性为灰、深灰色薄—中厚层状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夹煤层(线);下部岩性为灰、深灰、灰黑色薄—中厚层状灰岩、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本组含煤8~10层,其中可采煤层为3层。组厚132~160m,一般厚14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