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7世纪欧洲文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17世纪欧洲文学

17世纪欧洲文学 一、17世纪欧洲的社会背景 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各国社会进程呈现出不平衡状态—— 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经济发展迅速; 法国进入高度专制时期,王权对国家发展具有非凡意义; 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政治分裂,经济凋敝,发展缓慢。 二、17世纪欧洲文学概述 人文主义的余波:本·琼生 巴洛克文学: 意大利的“马里诺派” 西班牙的“贡戈拉派”,卡尔德隆 英国的“玄学派”,唐恩 法国的贵族沙龙文学 德国的《痴儿西木传》 英国清教文学:弥尔顿的《圣经》题材史诗 班扬的《天路历程》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主潮) 巴洛克风格 词源为葡萄牙语“barroco”,本意为形状不规则的珍珠。 该词为18世纪艺术家对17世纪文化的贬称,至19世纪中期“巴洛克”具有了正面意义,成为指代文化风格的雅称。 巴洛克思想源于艺术家在不安定时代对稳定和秩序的求索。 华丽巴洛克(Florid Baroque style) 经典巴洛克(Classical Baroque style) 严谨巴洛克(Restrained Baroque style) 巴洛克风格与文学结合产生了矫揉造作派文学,其特点是格调衰颓消沉,内容离奇怪诞,语言纤巧雕琢。 意大利诗人马里诺(1569—1625) 和西班牙诗人贡格拉(1561—1627)是西欧矫揉造作派文学的奠基人,他 们对法国沙龙文学矫饰风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在创作中,马里诺和贡格拉常常把相互排斥的概念结合在一起,并信手造出许多奇特的比拟,以达到语出惊人、惹人注目的目的。这类例子 很多,象“贫困的富人”、“快乐的痛苦”、“甜密的地狱”等。在他们诗 歌中,星星是“安葬白日的火炬”;女性的樱桃小口是“诱人的监狱”;人生是“追求阴影的狂兽”。 卡尔德隆与《人生如梦》 卡尔德隆(1600—1681),西班牙戏剧家,出身贵族,前半生是军人,后半生献给了教会。 代表作宗教剧《对十字架的崇拜》、哲学寓言剧《人生如梦》、《神奇的魔术师》(“天主教的浮士德”)等。 有人称其为“继莎士比亚之后欧洲戏剧的又一座丰碑”。 寓言剧《人生如梦》 格里美尔豪斯和《痴儿西木传》 《痴儿西木传》的现代风格 1.象征暗示,蕴藉深厚 像凤凰在火中永生, 我腾入太空而不失踪影, 我漂越大海又遍游大地。 我在遨游之中四海扬名。 是什么,使我忧伤,难能欢乐? 我把一切,记述书中, 为使读者,如我所做, 远离愚昧,永得安宁。(小说序诗) 《痴儿西木传》的现代风格 2.反讽悖论,极显张力 这位小姐头发黄黄的,如同小孩子的粪便;她的头路又白又直,好像用猪毛刷子在上面刷过一般;当然,她的头发卷得很漂亮,看起来好像空心的笛子,或者说好像两旁挂了几磅蜡烛,或是一打烤肠。啊,你看,她那鼓鼓的额头多么漂亮,多么光滑啊,难道它不是比一个光滑的屁股更好看,比一个风干多年的死人面孔更白吗? ……哦,主人,你看看她的手和手指,是那样纤细,那样修长,那样灵活,那样柔软,那样灵巧,活象吉普赛女人;如果她们想偷点儿什么,就可以用这样的手伸进别人的口袋。然而这比起她的整个身体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她的身体是那样纤巧、苗条和优美,好像她拉了整整八个星期的肚子似的。(第九章“西木描述怎样称赞小姐和供人取乐消磨时间”) 《痴儿西木传》的艺术魅力 这是一部具有不可抗拒魅力的叙事作品,它丰富多彩、粗野狂放、诙谐有趣、令人爱不释手,生活气息浓厚而又震撼人心,犹如我们亲临厄运,亲临死亡。它的结局是对一个流血的、掠夺的、在荒淫中沉沦的世界彻底的悔恨与厌倦。它在充满罪孽的、痛苦悲惨的广阔画卷中是不朽的。我想这是不错的,他反映了那个时代,那个时代人物的心灵。 《痴儿西木传》的文学影响 君特格拉斯自称是“格里美尔豪森的继承者”,他的《铁皮鼓》和《痴儿西木传》虽然创作时代不同,但皆是主人公在动荡时代寻找理性的坎坷心路历程。两者所处的都是战乱动荡时期,皆是人类裸露原始欲望,疯狂犯罪的时代,皆存在是非判断的颠倒或丧失,人们都需要重新确立一个价值判断标准。两个主人公都以下层人物的视角,通过经历一系列罪行的方式发现真理。 弥尔顿与《失乐园》 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英国诗人、政论家,民主斗士,清教徒文学的代表,他的一生都在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而奋斗,其代表作《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