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学导论》汇编
法学导论 xxx博士 学习参考书 1.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孙国华、朱景文主编:《法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沈宗灵:《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周旺生:《法理学》,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 6.葛洪义主编:《法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 第一章 导言 一、法学导论的概念 法学导论是从宏观上概括论述法和法学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对法和法学的学习和研究具有指引和指导意义的法学入门课程。它对法和法学的学习与研究都具有引导和指导的意义。 二、法学导论的地位 1、法学导论作为法学教育的入门或基础课程,具有自己独立的存在意义和特别价值,其地位不可取代的。 2、法学导论对法学各个学科,是一种引导和指导的关系,任何法学学科都需要法学导论的入门先导和学科先导。 三、学习法学导论的意义 1、学习法学导论,将学习法学的基础知识; 2、学习法学导论,也是宏观把握法学学科的需要; 3、学习法学导论,还是法学研究的理论准备; 4、学习法学导论,更是法律实践的知识要求。 上篇 法 第二章 法与法律 第三章 法律体系 第四章 法律要素 第五章 法律形式与效力 第六章 法与其他社会现象 第七章 法的发展 第八章 法系 第九章 法律方法 第十章 法律关系 第十一章 法的创制 第十二章 法的实施 第十三章 法律行为 第十四章 法律责任 第十五章 法制与法治 第二章 法与法律 第一节 法与法律的含义 第二节 法的基本属性 第三节 法的本质 第一节 法与法律的含义 一、法的词源 “法”在中国古代,被写作“灋”。《说文解字》对其解释为:“法,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可见,在中国古代“法”是与“刑”相等同的。古体“灋”由水、廌、去三部分构成。其中的“水”旁意味着“平之若水”,即像水一样公平;廌,独角兽,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能够明断人间的是非曲直。在原始时代,人们发生了纠纷,就由它来裁断。看它用其角去触谁,谁被其触,谁就会被认为败诉了,就是没有道理的“不直者”。“去”,据考证,其本义为出走、离开,后引申为去除、驱除等惩罚的意义。综观中国古体“灋”的含义有裁判人间纠纷,惩办人间邪恶,维护人间公正的三重寓意,其中体现了中国古人对法律的认知与期待。 在西方,拉丁文表示“法”的单词主要为“lex”和“jus”。“lex”一般是指比较具体的立法;“jus”指的则是具有正义、公平等抽象意义的法。在英文中,表示“法”的单词为“law”或者“justice”等。“law”,区分不同的场合与需要表示为a law, the law 或者“laws”等;“justice”则既有法律的含义,也有公平正义的含义。乌尔比安在《法学阶梯》开篇就说,对于打算学习罗马法的人来说,必须首先了解“法”(jus)的称谓从何而来。它来自于正义(justita)。实际上(正如塞尔苏所巧妙定义的那样)法是善良和公正的艺术。在德语、法语、俄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各种语言中,都有关于法的单词。在绝大多数的单词中,都同时包含着法、公平、正义或者权利等含义,或者与公平正义的含义相关联。 二、法的定义与形态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及其总称,以及包含相应社会行为规范的规范性文件。 法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具体地说,法是以制度、观念和现实三种形态表现出来并存在着的。 1、制度法,作为制度形态的法,是法最基本的存在与表现形态。 2、观念法,作为观念形态的法,是在人们思想意识中存在的法。 3、现实法,作为事实形态的法,它是存在于社会现实之中的。 三、法与法律的区别 “法”与“法律”既有着重要的区别,又经常被混用。 一般地说,“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人的社会行为规则的总称。 “法律”则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分别: 1、广义上的法律,也就是法的含义,或者可以换句话说,法即是广义上的法律。在我国目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各部委,省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省级地方人民政府等所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都属于广义的法律的范畴,都可以统称为法。在这个意义上讲 “法”与“法律”是完全等同而被相互混用的。人们常说的,“法”就是“法律”,“法律”就是“法”,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概念。 2、狭义上的法律则不同于法。狭义上的法律特指拥有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国家立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第二节 法的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