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桂林县域工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桂林县域工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时间:2010-10-10???浏览次数:2502 次
? 一、桂林县域工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一)桂林市县域工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 1.县域工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 (1)工业总量迅速增长。至2009年底,桂林市共有县域工业企业2.83万户(含个体工业),从业人数24.9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695亿元,比2005年增长123.7%,年均增长22.3%;工业增加值251亿元,比2005年增长116.8%,年均增长2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4家,比2005年增加20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448亿元,比2005年增长263.9%,年均增长38%;工业增加值157.6亿元,比2005年增长246.4%,年均增长36%;利润总额15.2亿元,比2005年增长176.4%,年均增长29%;实现税金16亿元,比2005年增长114.7%,年均增长21%。
? (2)龙头企业快速成长。2009年规模以上县域工业企业从2005年的385家增加到594家,其中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16家,比2005年增加83家。税收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35个。涌现出桂林福达集团有限公司、桂林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平乐县福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兴安县地隆矿产品开采有限公司、广西桂林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国电永福发电有限公司等一批产值超10亿元,税收超3000万元的龙头企业。
? (3)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形成。依托本地丰富的农林资源、矿产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桂林市县域工业逐步形成了农副食品精深加工、设备制造、矿产开采加工、建材、造纸与竹木加工、金属冶炼及制品、化工等一批支柱产业,成为国内或西南地区木衣架、水泥、碳酸钙粉的重要生产基地。其中衣架产量达到13亿只,居全国第1位,年出口量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量的一半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56%,2008年荔浦县被评为“中国衣架生产基地”。
? (4)区域发展取得新成效。目前全市共有兴安、临桂、永福、资源四县被自治区列为“广西县域工业发展试点县”,兴安、荔浦二县被自治区列为“广西农产品加工示范县”。12个县都建设有工业园区,其中自治区重点工业园区(集中区)8个,规划面积9552公顷,已建成标准厂房11.5万平方米,在建标准厂房8.7万平方米。入园企业500多家,2009年工业产值达124多亿元,工业增加值36亿元,利税6亿元。
? (5)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桂林福达集团桂林汽车零部件总厂、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桂林莱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还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热带水果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县域工业企业中有桂林湘山酒业有限公司的湘山牌白酒、桂林中族中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族牌罗汉果、桂林绿苑米业有限公司的八桂福牌大米、广西桂林天然食品有限公司的张金华牌红薯粉丝等16家企业的24各产品被评为“广西名牌产品”,“湘山”牌酒、“中族”牌中成药、“利林”“裕祥”牌衣架、“溶江三花”牌酒等9个企业商标被评为“广西著名商标”。
? 2.经济地位日益重要
? (1)县域工业在社会经济中比重越来越大。2009年县域工业在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8.5%,比2005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工业中县域工业比重达61.7%,比2005年提高了17.2个百分点。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率大幅提高,由2005年的21.8%上升到2009年的26.7%,上升了5个百分点。
? (2)县域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随着在地方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县域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越来越大。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县域工业的增长贡献率为56.3%,2007年县域工业总量首次超越市区,继续呈现快速扩张之势,到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县域工业的增长贡献率上升到76.8%,增加20.5个百分点。
? (3)在安排就业、地方财政增收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桂林绝大部分县的工业企业都是安排就业和提供税收的主力军。2009年县域工业安排就业已达24.9万人,在工业发展较好的县,工业税收占本县财政收入的比例高达70%-80%。2009年规模以上县域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31.2亿元,比2005年增加1.4倍;安排就业7.7万人,比2005年增加1.8万人。
? (二)桂林县域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1.政策贯彻落实力度弱
? 国家、自治区、市出台的加快发展县域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优惠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受传统体制的约束,观念上的障碍远未消除。
? 2.资金紧张、融资困难
? 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外市场持续低迷,工业产品销售难度加大,产品库存和应收账款增多,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局面进一步加剧。融资担保机构数量少、规模小、担保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