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要的自然灾害(地质灾害)
二、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地震 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到地面上下跳动还是左右晃动?为什么? 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 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 1.地震 (1)定义: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和弯曲。当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断裂或_____,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并以_______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错位 地震波 2、地震构造(示意) ? ? ? ? ? ? 震源 震中 震中距 等震线 震 源 深 度 地 震 波 (一)地震 震源深度? 震中距? 震中? 等震线? 地震波? 震源? ⑴地震构造示意 纵波传播速度快,上下震动,在固、液、气体中均可传播,破坏性较强。 ⑵地震波 纵波、横波 横波传播速度慢,左右晃动,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破坏性较弱。 ⑶震级与烈度 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 ①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②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 ③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 ①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②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除此外,烈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 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⑷特点: 突发性强; 破坏性大; 社会影响深远; 防御难度大 造成人员伤亡; 房屋建筑、工程设施、水坝堤防等遭到破坏; 生命线工程遭到破坏; 地表破坏 ⑸危害: 1、为什么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烈度? 震级反映地震本身能量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由于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 是一定的,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反映了地面实际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它不仅与地震本身的大小(震级)有关,也与震源深度 、震中距及地震波所通过区域的介质条件、地面建筑等多种因素有关,是根据地面受振动的各种现象综合评价的。所以同一次地震中各地区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不尽相同, 即各地地震烈度不同。 思考 (P13) (4)不同烈度造成的影响(读P10-11阅读了解) 4、世界主要地震带 (1)世界地震、火山分布有什么特点? (读下图) 4、世界主要地震带 地震、火山活动在空间分布上 。 (1)世界地震、火山分布有什么特点? 基本一致 因为二者都是地壳活动的产物,都是循着现在地壳 运动活跃的地带(板块与板块交界处)云集,呈带状分布。 读图 4、世界主要地震带 ②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带 (1)世界地震、火山分布有什么特点? (2)世界两大地震带 ①环太平洋地带 地震、火山活动在空间分布上基本一致。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2、滑坡泥石流 ⑴滑坡 成因: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发生条件: 岩体比较破碎 地势起伏较大 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 多发地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⑵泥石流 概念 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发生条件: 地形陡峻 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 危害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泥石流形成区 泥石流流通区 泥石流堆积区 堵塞大河 形成湖泊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