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全国区级联考】上海市浦东新区2017-2018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精品解析:【全国区级联考】上海市浦东新区2017-2018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全国区级联考】上海市浦东新区2017-2018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预备语文学科调研试卷 1. 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吹面不寒杨柳风。 《绝句》 (2)少年辛苦终身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弟侄书堂》   (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登幽州台歌》 (4) 月出惊山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鸟鸣涧》  (5)不知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八则》 【答案】 (1). 沾衣欲湿杏花雨 (2). 莫向光阴惰寸功 (3). 独怆然而涕下 (4). 时鸣春涧中 (5). 是知也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怆,涧。 2. 下列选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 酝酿 褒贬 纤薄单弱 B. 糟蹋 溃乏 莫名其妙 C. 皱折 朦胧 相题并论 D. 尴尬 清萃 赏心悦目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A项正确,其他各项书写错误的词语应更正为:B:溃乏——匮乏。C:相题并论——相提并论。D:清萃——清脆。 3.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___________ A. 老窖(gào) 肇祸(zhào) 刹那(chà) B. 湍急(tuān) 田畴(chòu) 干涸(hé) C. 犄角(qí) 怆然(chuàng) 攥(zuàn) D. 数落(shǔ) 涟漪(yǐ) 推搡(sǎng)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B项正确。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A项中“窖”应读jiào。C项中“犄”应读jī。D项中“漪”应读yī。 4.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 词语的感情色彩有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如:“善良”、“行走”等就是褒义词 B. 《论语》是儒家经典,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编撰孔子及弟子的言行而成。 C. 《在那颗星子下——中学时代的一件事》正副标题虚实结合,副标题从时间上加以限制。 D. 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的主人公是哈尔威船长。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A项表述错误,“行走”是中性词。 点睛:“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一般难度不大,注意一个“常”字和“名”字,不要纠缠于细枝末节,可列表比较或归类复习,增加得分把握。 5.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B. 又怎么过草地,走沙漠,扑山梁? C. 它们像彩蝶一样随风飘去。 D. 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不仅如此,还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运用的合理性做出判断,要注意平时对修辞方法的判断练习。D项没有使用修辞方法,其他各项的修辞方法分别为:A:拟人。B:反问。C:比喻。 文言诗文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 “萋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用典,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