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全国区级联考】北京市通州区2018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通州区2018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地名如人名,与生于斯长于斯的一代又一代人息息相关。地名,承载丰富的文化信息,接续千百年的情感传承,不会随时间推移而消失。一个长期形成的地名,其实就是那个地方的符号,是那个地方所有人情感所系的标志。即便远在他乡,人们也永远不会忘记故乡名字。我们常说珍爱乡愁、寻找乡愁,这乡愁,就融在地名中。
曾听某省的民政厅干部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兵到了台湾一直没能回到大陆,身体不好不能回到家乡,就让孩子回来寻根,找他生活过的地方。孩子归来,根据地名按图索骥,却难以找到,原来这个地名早已消失。最后,找到民政厅,翻阅档案,才找到原来的地名。这位老先生写信来感谢民政厅同志,并说:“你们经济发展得很好,建设也很好,但是地名不要改。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地名,我们回家的路。说得多好!地名,在海内外华人眼里,在所有寻找乡愁的人们心中,就是一条回家的路。即便不在这里出生,那也是祖辈的根,后代依旧将心底的那份乡愁,与那个遥远的地名联在一起。
地名的替换与取消,显然需要慎之又慎。尤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名,早就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存在于史书、碑刻、文学经典之中。如果轻率地将之更名,多少文化信息会被消解。陕西汉中的勉县,是武侯墓和武侯祠所在地,因汉水称作沔水,历史上曾叫沔县。上世纪50年代初,因考虑到“沔”字不好写,便改为“勉”。汉水流至湖北,一个县叫沔阳,和沔县的“沔”是一个字。前些年改名叫仙桃市。远远近近的人,都熟悉沔阳三蒸、沔阳花鼓戏,可如今,一个“仙桃”,令“沔阳”失去了多少历史内涵。
说到襄阳,会想到王维的“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想到杜甫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说到荆州,会想到“大意失荆州”;说到衡阳,会想到范仲淹的“衡阳雁去无留意”;说到徽州,会想到汤显祖的“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试想,如果将“襄樊”“荆沙”“黄山”在诗句中予以替换,今人与后人的感受,又该如何?幸好衡阳、洛阳等地名依然安在,不然,多少经典诗词,将从此失去地名带来的历史内涵和美感。
慎重更换地名,其实就在于对地名有情感。这种情感,是个人的,是家族的,更是地方的、民族的。诸多地名情感的滋生、蔓延与丰富,才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自尊。在更换地名之际,我们需要敬畏文化,敬畏历史,任何一个地名,都是在悠久历史中形成。“邯郸”这个地名,延续两三千年,不是依旧与人们同在吗?
当然,不是所有地名都必须恢复旧名称,但像“徽州”这样重要的历史地名,不妨考虑恢复。毕竟,没有“徽”,哪来“安徽”?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无疑给了我们一次新的契机。通过普查,来一番梳理,让中国的地名更具有历史沿袭性、更富有传统文化特色,让新起的地名更能体现中文之美,更有丰富内涵。当然,这需要各地政府,有勇气面对过去。
珍爱地名,回家的路,再远,也很近。
(取材于李辉的相关文章)
1. 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人们珍爱乡愁,寻找乡愁、将地名融在了乡愁中、永远都不会忘记。
B. 历史悠久的地名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存在于史书和文学经典中。
C. 诸多地名情感的滋生,蔓延与丰富,才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自尊。
D. 地方政府更改地名不需要面对过去,能体现中文之美、有内涵即可。
2. 下列对材料一中有关常识的理解,不确的一项是
A.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出自王维的《汉江临泛》,王维是盛唐著名诗人,其诗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为“王孟”。
B.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尾联。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多集于《杜工部集》。
C. 高适的“衡阳归雁几封书”与杜牧的“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均提及的“衡阳”有归雁峰,传说鸿雁秋季南飞至此停留。
D.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件身”出自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中国古代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3. 下列为材料一所拟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地名与乡愁 B. 地名,改还是不改?
C. 地名文化 D. 地名,我们回家的路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分析理解。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对材料一的理解,A项,“将地名融在了乡愁中”错;C项,“国家”错;D项,结合文本内容“让中国的地名更具有历史沿袭性、更富有传统文化特色,让新起的地名更能体现中文之美,更有丰富内涵”分析可知,不合文意。
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学常识的理解。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广州助力辅导中心八年级下生物期中模拟卷(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侨联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物理七八章单元测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压强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压强单元测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度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测试(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度高二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课后练习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度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测试(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2017-2018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小专题(一) 长度的特殊测量(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区级联考】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二诊语文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区级联考】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二诊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区级联考】上海市黄浦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数学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区级联考】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区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区级联考】上海市奉贤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调研测试(二模)数学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区级联考】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区级联考】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区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区级联考】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