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竖向地震作用与变形验算教学PPT汇总
第10讲 竖向地震作用与变形验算 第 10 讲 扭转耦联地震效应与竖向地震作用 本讲内容 扭转耦联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计算; 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截面抗震验算; 抗震变形验算。 第10讲结束!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且听下回分解! 时程分析方法要点: 按建筑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选用不少于二组的实际强震记录和一组人工模拟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其平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应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所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在统计意义上相符。 60 9度 80 8度Ⅲ、 Ⅳ场地 100 8度Ⅰ、 Ⅱ类场地和7度 房屋高度范围(m) 烈度、场地类别 采用时程分析法的房屋高度范围 时程分析所用地震加速度时程的最大峰值 620 400 510 220 310 — 罕遇地震(cm/s2) 140 70 110 35 55 18 多遇地震(cm/s2) 0.40 0.20 0.30 0.10 0.15 0.05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g) 9 8 7 6 烈 度 地震影响 采用二阶段设计法: 第一阶段:对绝大多数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和构件承载力验算,以及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变形验算。 第二阶段:对一些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 三、结构抗震验算内容 1.多遇地震下结构允许弹性变形验算 除砌体结构、厂房外的框架结构、填充墙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需验算允许弹性变形。 对于按底部剪力法分析结构地震作用时,其弹性位移计算公式为 ---第i层的层间位移; ---第i层的侧移刚度; ---第i层的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 楼层内最大弹性层间位移应符合下式 ---多遇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楼层内最大的弹性层间位移; ---计算楼层层高; ---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按下表采用。 1/300 多、高层钢结构 1/1000 钢筋混凝土框支层 1/1000 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筒中筒 1/800 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板柱-抗震墙、框架-核心筒 1/550 钢筋混凝土框架 结构类型 2.多遇地震下结构强度验算 下列情况可不进行结构强度验算: (1)6度时的建筑(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与高耸结构除外); (2)7度时Ⅰ、Ⅱ类场地、柱高不超过10m且两端有山墙的单跨及多跨等高的钢筋混凝土厂房,或柱顶标高不超过4.5m,两端均有山墙的单跨及多跨等高的砖柱厂房。 除上述情况的所有结构都要进行结构构件承载力的抗震验算,验算公式为 ---包含地震作用效应的结构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 ---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除另有规定外,按下表采用; 0.75 0.75 0.80 0.85 0.85 受弯 偏压 偏压 偏压 受剪、偏拉 梁 梁轴压比小于0.15柱 梁轴压比不小于0.15柱 抗震墙 各类构件 混凝土 0.9 1.0 受剪 受剪 两端均有构造柱、芯柱的抗震墙 其他抗震墙 砌体 0.75 0.80 0.85 0.90 柱、梁 支撑 节点板件、连接螺栓 连接焊缝 钢 受力状态 结构构件 材料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一般取1.2,当重力荷载效应对构件承载能力 有利时,不应大于1.0; ---分别为水平、竖向 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按右表采用; 0.5 1.3 同时计算水平与竖向地震作用 1.3 0.0 仅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0.0 1.3 仅计算水平地震作用 地震作用 ---风荷载分项系数,应采用1.4;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 ---水平、竖向地震作用的标准值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 ---风荷载标准值的效应; ---风荷载组合系数;一般结构可不考虑,风荷载起控制作用的高层建筑应采用0.2; 3.罕遇地震下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 需要进行结构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的范围 (a)下列结构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 1)8度Ⅲ、Ⅳ类场地和9度时,高大的单层钢筋混凝土柱 厂房的横向排架; 2)7-9度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0.5的钢筋混凝土框 架结构; 3)高度大于150m的钢结构; 4)甲类建筑和9度时乙类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 结构; 5)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的结构。 (b)下列结构宜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 1)下表所列高度范围且属于下表所列不规则类型的高层建筑结构; 2)7度Ⅲ、Ⅳ类场地和8度时乙类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 3)板柱-抗震墙结构和底部框架砖房; 4)高度不大于1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硬度试验汇总.doc
- 硫自养与电化学耦合工艺还原高氯酸盐的研究汇总.pdf
-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汇总.doc
- 碎石桩施工技术交底汇总.doc
- 碎石桩施工技术方案汇总.doc
- 碉堡堡垒机配置管理员手册汇总.doc
- 碗扣式模板支架方案汇总.doc
- 碎屑岩的结构及粒度分析汇总.ppt
- 碘海醇注射液说明书汇总.doc
- 碎煤加压气化概述汇总.ppt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