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科学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2015515甘露.ppt
共青城市人民医院 内科;1、什么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2、简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
3、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如何分期?
4、肺动脉高压的X线表现有哪些?
5、肺心病的心电图表现有哪些?
6、肺心病心衰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指征是什么?有哪些注意事项?
7、肺心病有哪些并发症?
8、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9、简述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主要症状。; 肺动脉高压是临床常见病症,病因复杂,可由多种心、肺或肺血管疾病引起
PH时因肺循环阻力增加,右心室负荷过大,最终导致右心衰竭,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PH常呈进行性发展;mPAP:10-20mmHg,平均 12mmHg
sPAP:15-28mmHg,平均25mmHg
dPAP:8-15mmHg,平均8mmHg; ;流行病学:一种少见病
美国和欧洲:普通人群发病率为2-3/100万、每年有300-1000名患者
多见于育龄妇女,平均年龄36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我国无???病率的统计资料;病因与发病机制:不明
一、遗传因素:
二、免疫因素:
三、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四、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钾离子通道缺陷:;第二节;二、体征:
均与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负荷增加有关;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目的:排除继发因素、评估严重程度
一、血液检查:HIV,肝功能等
二、心电图检查
三、胸部X线检查
四、心脏超声检查;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目的:排除继发因素、评估严重程度
五、肺功能检查
六、血气分析
七、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
八、右心导管术:准确测定肺动脉压力的唯一方法,诊断标准:静息:20mmHg,或运动30mmHg,PAWP正常
九、肺活检;诊断与鉴别诊断:
排除各种引起肺动脉高压的疾病,与各种引起肺动脉高压的疾病相鉴别;治疗:
主要针对血管收缩、内皮损伤、血栓形成及心功能不全等
目的:恢复血管的张力、阻力与压力,改善心功能、增加心排量,提高生活质量;第二节;(二)抗凝治疗:可延缓进展、不能缓解症状,首选华法令
(三)其他,右心衰竭的治疗:
1、利尿剂
2、地高辛,对抗钙拮抗剂引起的心肌收缩力降低。;二、肺或心肺移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概念:
肺心病(cor pulmonale):
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系统病变所致的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和功能改变的心脏病。
分型:根据起病急缓和病程长短分为:
急性肺心病、慢性肺心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流行病学]:
本病是常见病:上世纪70年代:14岁患病率为4.8%0,92年农村居民:患病率4.42 %0,≥15岁人群约6.72%0
地域差异:三北(华北、东北和西北)高于南方;农村高于城市
吸烟:吸烟者发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
年龄、性别:老年人高于青少年,男、女无明显差异 ;[病因]:
一、支气管、肺疾病:最多见
COPD(80%—90%)、哮喘、支扩、肺结核、肺纤维化,尘肺等
二、胸廓运动障碍疾病:较少见
胸廓畸形、脊柱畸形、神经肌肉疾病等;三、肺血管疾病: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肺小动脉炎
累及肺动脉的过敏性肉芽肿
(allergic granulmatosis)
不明原因的肺动脉高压
四、其他:原发性肺泡通气不足、先天性口咽畸形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发病机制与病理]:
先决条件:
肺功能和结构的不可逆改变,发生反复的气道感染和低氧血征,导致一系列体液因子和肺血管的变化,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血管结构重塑,产生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与病理:
一、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二、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
三、其他重要脏器的损害;一、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一)、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因素
(二)、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
(三)、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滞度增加的血液因素;一、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一)、功能因素:
缺氧、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使肺血管收缩、痉挛
缺氧是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重要因素
;1、缺氧性肺动脉收缩:
(1)、体液因素:占主导地位
缩血管物质增多:前列腺素、白三烯、5HT、血管紧张素及血小板活化因子等
EDRF和EDCF的平衡失调:起一定作用
(2)、直接收缩肺血管平滑肌(组织因素):
缺氧使平滑肌细胞膜的钙离子通透性增加,肌肉兴奋偶联效应增强。;
高碳酸血症本身不引起肺动脉收缩
PaCO2? [H+] ? 血管对缺氧收缩敏感性? ;炎症累及肺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