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环境工程原理学习课件教学课件PPt 吸附
B, E间被吸附的吸附质质量W(kg/m2): 吸附塔中的吸附区吸附剂全部被饱和时的吸附量为?0?a 吸附区形成后吸附剂可吸附的吸附量与饱和吸附量之比f为: 床层高度 1.韦伯(Weber)法 第五节 吸附操作与吸附穿透曲线 (9.5.10) (9.5.9) 设床层的填充密度为ρb (kg/m3) 与?0平衡的吸附浓度为x0(kg-溶质/kg-吸附剂) 则吸附塔全部被饱和时的吸附量为zρb x0(kg/m2) 穿透点的吸附量(kg/m2)为: 穿透点吸附剂的饱和度为: 第五节 吸附操作与吸附穿透曲线 (9.5.11) 假设吸附塔高度与吸附区高度相比足够高,假设吸附区不动,吸附塔以一定速度与溶液流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塔顶:吸附剂与溶液中的吸附质达到平衡。 塔底:流出的溶液中吸附质浓度为0。 第五节 吸附操作与吸附穿透曲线 对吸附塔做物料平衡: (9.5.12) (1)常见的吸附分离设备和操作方式。 (2)接触过滤吸附中,单级吸附、多级吸附和多级逆流吸附的平衡线和操作线关系,画示意图说明。 (3)接触过滤多级逆流吸附最小吸附剂用量确定,画示意图说明。 (4)接触过滤多级逆流吸附中理论级数确定。 (5)固定床吸附中,床层可以分区,各区域的特点。 (6)简述固定床吸附从开始到完全失去吸附能力的变化过程。 (7)画出固定床吸附的穿透曲线的示意图,并在图中标出穿透点、终点、剩余吸附量和饱和吸附量。 第五节 吸附操作与吸附穿透曲线 * * * 按其形状可分为粉末活性炭和颗粒状活性炭 * * * * p0——吸附质组分的饱和蒸气压 qm——吸附剂表面完全被吸附质单分子层覆盖时的吸附量 kb——常数,与温度、吸附热和冷凝热有关。 BET公式中的参数qm和kb可以通过实验测定。 通常只适用于比压(p/p0)约在0.05~0.35 比压小于0.05,建立不起多层物理吸附平衡; 比压0.35,毛细凝聚变得显著,破坏多层物理吸附平衡。 (9.3.6) 上节回顾 各组分的吸附量 qA0、qB0分别为各组分单独存在且压力等于双组分总压时的平衡吸附量 qA、qB为混合气体吸附平衡时吸附量 (9.3.12) 二、双组分气体吸附 上节回顾 由吸附平衡、吸附容量确定吸附剂的用量; 选择最佳的吸附剂; 吸附剂的最佳吸附条件; 不同吸附剂的吸附特性对比;混合吸附质的竞争吸附比较。 三、吸附模型的工程意义 上节回顾 1.液相吸附的特点 液相吸附的机理比气相复杂。在吸附质发生吸附时,溶剂也有可能被吸附。 影响因素包括:除温度和溶质浓度外,溶剂种类、吸附质的溶解度和离子化、各种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在溶剂的吸附作用忽略不计时,可以认为是单组分吸附。 四、液相吸附 第三节 吸附平衡 2. 吸附等温线测定方法: 假设溶剂不被吸附,或者液体混合物是溶质的稀溶液 测定溶液与吸附剂接触前后的浓度变化 第三节 吸附平衡 达到吸附平衡时: V:液体容积, m:吸附剂质量 ?:吸附平衡时,液相中溶质浓度 ?0:吸附前,液相中溶质浓度 q = V(?0-?)/m 3.吸附等温式 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式: q ——平衡吸附量,kg/kg k ——和吸附剂种类、特性、温度以及所用单位有关的常数 n ——常数,和温度有关 ? ——吸附质在液相中的平衡浓度, mg/L 第三节 吸附平衡 (9.3.13) 第四节 吸附机理 ?(1) 外部扩散。吸附剂周围的流体相中组分A扩散穿过流体膜到达固体吸附剂表面。 (2) 内部扩散。组分A从固体表面进入其微孔道,在微孔道的吸附流体相中扩散到微孔表面。 (3) 吸附。扩散到微孔表面的组分A分子被固体所吸附,完成吸附。 (4) 脱附。已被吸附的组分A分子,部分脱附,离开微孔道表面。 (5) 内反扩散。脱附的组分A分子从孔道内吸附流体相扩散到吸附剂外表面。 固体吸附颗粒在流体中吸附过程的示意图: (6) 外反扩散。组分A分子从外表面反扩散穿过流体膜,进入外界周围的流体中,从而完成脱附。 (1)吸附质从流体主体扩散到吸附剂外表面——外扩散 (2)吸附质由吸附剂的外表面向微孔中的内表面扩散——内扩散 (3)吸附质在吸附剂的内部表面上被吸附 一般第(3)步的速度很快,吸附传质速率主要取决于第(1)和(2)两步。 外扩散速度很慢——外扩散控制 内扩散速度很慢——内扩散控制 吸附剂从流体中吸附吸附质的传质过程 第四节 吸附机理 吸附速度主要取决于外部扩散速度和孔隙扩散速度。 外部扩散速度 与溶液浓度成正比 与吸附剂的比表面积的大小成正比 吸附剂颗粒直径越小,速度越快 增加溶液与颗粒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可提高速度 孔隙扩散速度 吸附剂颗粒越小,速度越快 第四节 吸附机理 影响吸附的因素 衡量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煤矿矿井技术改造修改初步设计.doc
- 最新煤矿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目录).doc
- 最新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说明书.doc
- 最新煤矿矿井水处理方案.doc
- 最新煤矿矿井突然停电应急预案.doc
- 最新煤矿矿井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
- 最新煤矿矿井标准化亮点工程申报材料.doc
- 最新煤矿粉尘危害防治管理制度.doc
- 最新煤矿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doc
- 最新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七条规定贯彻活动意见.ppt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