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临床疑难问题探讨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通气临床疑难问题探讨课件.ppt

机械通气临床疑难问题探讨;余永礼 男 87岁 ARDS ;机械通气目的;机械通气的连接方式;无创与有创的区别;呼吸机治疗的适应症;肺大泡和肺气囊肿病人的机械通气对策 (1)严格掌握适应症,尤其是巨大型薄壁肺大泡或近期发生过肺大泡破裂、自发性气胸者,一般不采用正压常规通气,但可应用高频通气。 (2)密切监测,设置好气道高压报警限。及时处理可能诱发气道高压的各种临床情况。 (3)实行压力标限通气和肺保护策略。可采用压力支持通气(PSV)、压力切换型SIMV、压力控制通气(PCV)等压力预置型通气模式。维持肺泡峰压不超过30cmH2O,采用小潮气量,避免过高的PEEP,吸呼比不超过1:2。;肺大泡和肺气囊肿病人的机械通气对策 (4)可采用补充自主呼吸用力的通气新模式,如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成比例辅助通气(PAV)等,避免人机对抗。 (5)常备气胸穿刺和引流装置。; 患者、女、30岁 红斑狼疮,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从外院ICU转入安医附院干部呼吸内科 ;二、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时机械通气的对策: 优势:急性肺水肿,适当加用PEEP 影响胸膜腔负压,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减轻左室后负荷 平均主动脉压增加改善冠状动脉灌注 增加肺泡内压,减少肺水肿的液体外渗 和肺泡的液体充盈,提高PaO2。 减少病人的呼吸功和呼吸氧耗 ;急性心肌梗塞时机械通气的对策: 操作注意: 1,气管插管应在严密监测心电示波情况下,由技术熟练的医生操作,尽量缩短操作时间,避免操作过程中对病人的有害刺激。 2,初期给予高浓度氧,待缺氧症状改善后,逐渐将FiO2降至50%以下. 采用小VT 、较低的I:E、避免过高的PEEP,尽量减少血压波动和正压通气对血液动力学的不良影响。;三、低血压和休克;咯血病人应用机械通气时的主要顾忌: 1、可诱发病人剧烈的咳嗽,导致病人咯血加重或大咯血; 2、机械通气不利于病人排出气道内的血凝块,且可将其送到更远一级的支气管和肺泡的可能。;对策与考虑: 气管插管前给予病人充分的咽喉部局部麻醉,使其咳嗽反射消失或明显减弱,由技术??练者操作或以纤维支气管镜引导。 研究表明:如湿化恰当,正压通气并不影响气道粘膜纤毛粘液毯的廓清功能。气管插管尚可便于气管内血块吸出,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同时,可经人工气道局部应用止血药物。;五、活动性肺结核;六、NIPPV治疗AECOPD的回顾性研究;1998年-2008年NIPPV与IMV应用趋势;1998年-2008年住院病人死亡率比较;七、早期使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快速进展间质性肺炎的研究;NIV早期干预,尤其是是持续正压通气(CPPV)有利于治疗快速进展间质性肺炎(RPIP);早期和晚期NIV干预生存率的比较;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十个重症监护病房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中需要插管及实施插管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2;P=.04) NIPPV组有降低住院死亡率的趋势(P=.09), NIPPV组中器官衰竭的病人数低(P=.001)。 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于急性肺损伤患者是安全的,但是以插管和死亡率作为结果的研究需要更大型的随机对照实验。 ;;方福胜,男,76岁 入住安医附院干部呼吸内科;各种通气模式的定义及优缺点比较(1);各种通气模式的定义及优缺点比较(2);各种通气模式的定义及优缺点比较(3);各种通气模式的定义及优缺点比较(4);各种通气模式的定义及优缺点比较(5);呼 吸 力 学 特 点;;1、潮气量(VT) 定容型呼吸机可以直接预设VT,定压型呼吸机需通过预设吸气压力水平来调节VT 。成人VT一般为5~15ml/kg, 小潮气量(5~8ml/kg)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呼吸机死腔的概念;2、通气频率(f) 通气频率取决于通气模式。 达到理想的每分钟通气量和PaO2目标值 控制性通气时成人频率一般为12~20次/分。 选择IMV或SIMV通气时,应根据患者自主呼吸能力选择机控频率,初始选择较高频率(较自主呼吸频率略少),待病人情况好转后,在维持潮气量不变的情况下,逐步降低通气频率,直至病人能完全自主呼吸。 使用A-C通气模式时,应根据病人的生理需要设定通气频率,若存在呼吸性酸中毒,预设频率可较高。通常设定比自主呼吸低2~4次/分。;3、吸气流速 婴儿:4~10L/min; 成人:40~80L/min。 适当的吸气流速,可维持良好的通气功

文档评论(0)

danli2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