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藏高原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
青藏高原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
(第一轮通知)
1987年,在中国科学院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的联合支持下,我国科学家开展了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以及随后的可可西里地区综合科学考察,掀开了青藏高原地区最后一块神秘的面纱。自此,青藏高原研究走过了从完全陌生到基本了解,从现象研究到理论总结,从短期调查到长期监测的发展历程。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成果为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科学考察行动充分体现了青藏高原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
回顾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的历史和成就,发扬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精神,推动新时期条件下青藏高原研究的深入开展,提高公众对青藏高原地区资源环境生态重要性的认识,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决定举办“青藏高原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会议得到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大学、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单位的共同支持。
一、会议主题:青藏高原地区的地质演化、环境变化、生态过程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会议时间:2007年10月14日—15日(10月13日报到)
三、会议地点:新疆喀什
四、会议组织机构
1、学术指导委员会
主席:孙鸿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国瑜(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地震局)
孙九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吴国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张新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
李文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李吉均(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
李廷栋(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土资源部)
郑 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郑绵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钟大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秦大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局)
程国栋(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
童庆禧(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滕吉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组织协调委员会
主席:郑 度(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委员:傅伯杰(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局长、研究员)
姚檀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李秀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海米提·依米提(新疆大学副校长、教授)
王 涛(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沙金庚(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赵新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杨永平(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3、会议秘书处
朱立平(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秘书长、研究员)
冯雪华(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秘书长、高工)
陈亚宁(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五、会议主要安排
开幕式、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颁奖
大会学术报告
分组学术交流
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可可西里科学考察纪念活动
会后参观考察
六、会议注册
拟参加会议的人员请于2007年8月31日前与会议秘书处联系(联系方式见本通知最后一项),以便获得会议筹办过程的进一步信息和相关要求。
七、会议手册与论文摘要
为便于与会人员进行学术交流,会议秘书处将于会前编辑会议手册和论文摘要。凡拟进行学术报告的人员请于会前准备学术论文摘要(限800-1000字)。论文摘要电子版请于2007年9月15日前提交给会议秘书处(联系方式同上)。
八、会议食宿
与会人员食宿自理。由于新疆喀什与内地路途较远,又处在西部边疆,会议将为与会人员联系食宿,并根据报名情况为与会人员提供一定补贴,具体食宿标准将在二号通知公布。
九、实地考察
会后将组织乌依塔克(山地森林/冰川)、喀拉库勒湖(冰川湖)、慕士塔格冰川(极大陆性冰川)、塔仕库尔干(柯尔克孜风光)、红其拉甫(中巴边境口岸)考察,费用待定。
十、会议收费
会议收取注册费,以支付会议所需要的各种资料、会议室租用和其他费用等。为便于管理,注册费中涵盖自报到日至会议结束日的会议用餐,但不包括住宿费和其他额外费用。具体收费标准如下(人民币元):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会员 非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会员 注册费 一般参会者 600 700 学生参会者
(不含博士后) 300 住宿费 待定 参观考察费 待定 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闽南语俗谚谜语暨歇後语激骨话教学进度表.doc
- 阅读教育屏东长荣百合国小100第二学期一年级阅读教育课程.doc
- 闽江防洪工程三明段一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三明闽.doc
- 阅读江阴中医院.doc
- 阅读江阴市中医院.doc
- 队列操作试验报告.doc
- 防尘罩子鞋柜包邮.doc
- 防治水汇报材料52.doc
- 防火墙千兆.doc
- 防火门承揽合同2500字.doc
- 新型微生物的多相分类学解析与脱氮微生物固定化筛选策略研究.docx
- 新型土壤改良剂对土壤微生物与栽培作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究.docx
- 新型手性β-氨基醇的合成策略与不对称催化反应探究.docx
- 外贸业务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x
- 新型无水鞘氨醇类SphK1拮抗剂:从设计、合成到生物活性探究.docx
- 新型杀菌剂的探索:二茂铁烯酰吗啉与N-氨基顺丁烯二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与活性洞察.docx
- 新型氮杂石墨烯基电化学传感器:农药残留与重金属离子检测的创新突破.docx
- 新型杆状病毒滴度鉴定方法构建与BmNPV家蚕表达系统的初步探索.docx
- 新型材料UC-PBG在微波元件中的应用基础探究.docx
- 新型溴代DPP-4抑制剂:从分子设计到生物活性探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