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群丰新区道路工程可研报告汇.doc

  1.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冷水江市群丰新区道路工程可研报告汇

第一章 总 论 冷水江市地处湘中腹地,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城市,现形成以煤炭、电力、冶金 、化工、建材五大产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湘黔铁路、二广高速公路贯穿冷水江市,冷水江市也是湘中地区重要的物流、信息流集散基地,近年来经济飞速增长,现有老城区面积窄小,已不能适应城市迅速发展的步伐,迫切需要城市进行扩容。而冷水江市南面为资水河,西面多为陡峻的岩石山体,北面为矿山采空区,只有东面地形较平坦,且又靠近娄底、涟源市。经冷水江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实施“东扩战略”,并以市政府东迁新建为契机来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群丰新区道路工程作为新城区群丰新区的城市,是冷水江市城市东扩的前提和基础,我院受冷水江市行政中心搬迁指挥部办公室委托,特对上述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在对现场进行详细勘察的基础上,我院随即组织技术力量开展研究工作,由于得到业主、冷水江市规划设计院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关心,顺利地完成了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1.1项目背景与任务依据 1.1.1项目背景 冷水江市位于湖南中部、资江中游,与娄底、邵阳共同构成湖南省的“银三角”。冷水江地跨东经111°18′57″――111°36′40″,北纬27°30′49″――27°50′58″;东抵涟源市,南邻新邵县,西部和北部与新化县毗邻。市境周长128.5公里,南北最大纵长39公里,东西最大横宽22公里。全市土地总面积439平方公里。冷水江市地处资江中游,全市属资江、湘江两大水系,其中汇入资江一级支流共10条,总长135.18km,流域面积32650公顷;汇入湘江一级支流主要有涟水源头的良溪,新涟河等支流,总长51km,流域面积11270公顷。2006年,完成市内生产总值78.55亿元,增长1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5.3亿元,增长36.2%;一般财政预算收入2.94亿元,增长2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83元,增长11.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38元,增长1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7.63亿元,比年初增加5.4亿元,人均存款达1.2万元。国民经济实现了提质、提速、增效的目标。 冷水江市现有路网是在历史上的街区小道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存在以下弊端:1、功能不分、客货混流;2、道路狭窄,路面标准低、坡陡弯急;3、车流量大,运煤车辆多,对城市污染大;4、道路布局不合理,城市主街干道成了过境主干道,城市道路建设严重滞后了经济建设。近年来,冷水江市列入了全国资源型经济转型十大试点城市之一,一批资源型国有企业将逐步向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型企业转化,且随着政府东迁项目的启动,城市“东扩战略”全面实施,城市道路建设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区建设和全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群丰新区道路工程的修建已是迫在眉睫。 1.1.2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冷水江市群丰小区内,此次建设共6条路,全长7725.998米。分别为站前路,路基宽24米,长3567.285米;毛易路,路基宽30米,长1525.294;余家岭路,路基宽16米,长817.639米;车站路,路基宽30米,长615.027米,两塘路,路基宽16米,长382.111米;龙潭路,路基宽24米,长818.642米。 1.2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1.2.1研究范围 本报告主要从冷水江市和城区道路网规划,以及市区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出发,对群丰新区道路网和近邻路段的交通状况、建设条件等进行调查研究,并充分考虑对城镇和各大型企业的影响,同时对有间接影响的近邻乡镇也做了相应的考虑。从社会、经济、环保等三大效益及其它诸方面研究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本项目的决策提供正确依据。 1.2.2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报告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2.2.1项目建设的依据与背景; 1.2.2.2项目所在区域社会经济概况与发展分析; 1.2.2.3区域交通调查与预测; 1.2.2.4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论证; 1.2.2.5建设条件评价与工程方案确定; 1.2.2.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2.2.7环境保护评价; 1.2.2.8国民经济评价分析; 1.2.2.9财务评价分析。 1.2.3编制依据 1.2.3.1国家计委、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2.3.2中国建设银行颁发的《基本建设贷款项目评估实施办法》; 1.2.3.3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写的《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方法》; 1.2.3.4建设部颁发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1.2.3.5《冷水江市城市总体规划》。 1.2.4评价年限 本项目的建设期是2007年6月——2009年5月,评价年限为2007年——2028年,总共22年。 1.3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wenhua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