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通用版作业:专题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3+Word版含解析.docVIP

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通用版作业:专题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3+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衡中作业(十三) 1.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曾表明抗战不是一年半载可以了结之事,必须“抱定三年五年如一日的精神……铲除短期得失之念,不致因小胜而浮,因小败而丧气”“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城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表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国民党失去抗战胜利的信心 C.国民党放弃了片面抗战路线 D.国共抗战策略有一定的一致性 解析:材料中国民党认为抗战不是一年半载的事情,需要持久的战争,这与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观点是相吻合的,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立标志是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B选项与材料内容不符;C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 答案:D 2.下面表格是日本统计的在某一战场中的日军伤亡数字。以下对表中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项目和时间 上海方向 华北方向 死 伤 计 死 伤 计 1937年8月 234 1112 1346 615 2367 2982 同年9月29日前 2528 9806 12334 2300 6262 8562 同年10月14日前 3908 15843 19351 不明 同年11月8日前 9115 31259 40374 不明 A.表明中国抗战减轻盟军压力 B.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 C.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结果 D.中共持久抗战日军伤亡巨大 解析:1941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A时间不符合题意;从战役时间、地点信息看,材料反映的是淞沪会战,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故B正确;1937年抗战中我国处于防御阶段,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共持久抗战”,排除D。 答案:B 3.张自忠将军在一次会战中向总指挥李宗仁汇报时,讲到自己率领的第59军在两次山东临沂战役中伤亡惨重,但也成功地粉碎了日军在该地会师的计划。该会战最有可能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 解析:根据“总指挥李宗仁”“成功地粉碎了日军在该地会师的计划”,结合所学可知,1938年徐州会战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此次会战予以日军巨大打击,还迟滞了日军进攻速度,故C正确;淞沪会战地点在上海,太原会战地点在山西,枣宜会战地点在湖北,与材料“山东临沂战役”作战地点不符,排除A、B、D。 答案:C 4.1944年底美国将军魏德迈评价道:“在我奉令接替史迪威(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时,上述四位政治顾问为戴维斯、谢伟思、卢登与伊默生……他们的报告一致苛责国民政府,而且都对共产党大捧大吹。”这反映了当时(  ) A.共产党统战政策取得了成效 B.美国与中共建立良好关系 C.国共两党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已中断 解析:从材料中“他们的报告一致苛责国民政府,而且都对共产党大捧大吹。”可以明显的看出国民政府的消极抗战以及共产党的抗战政策受到支持与拥护,故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无法得出;C选项错误,当时国民党拥有绝对的抗战领导权;D选项错误,不符合史实。 答案:A 5.中共中央军委电文:“整个形势即将改变,你们及陈邓即有可能向徐蚌线迫进,那时蒋介石可能将徐州及其附近的兵力撤至蚌埠以南。如果敌人不撤,我们即可打第二仗,歼灭黄维、孙元良,使徐州之敌完全孤立起来。”这次战役实施(  ) A.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B.为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C.标志着长江以北战事结束 D.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 解析:根据“陈邓”“徐蚌线”“徐州及其附近”“使徐州之敌完全孤立起来”可知这次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为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故B正确;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A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三大战役结束标志着长江以北战事结束,淮海战役1949年1月10日结束,平津战役1949年1月31日结束,故C错误;渡江战役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D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答案:B 6.下列诗句中,描述1947年下半年人民解放战争战况的是(  )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解析:“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描述的是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不选A项;“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描述的是红军长征时越过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不选B项;“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描述的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即1947年下半年开始战略反攻,是刘邓大军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所以选C项;“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述的是解放军进行渡江战役的场景,不选D项。 答案:C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整个抗日战争,是靠两个战场支持的。这就是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国民党掌握了政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