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与传统架构特性及收益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融合与传统架构特性及收益分析新IT浪潮已经到来,超融合就是诸多风口之一,成为了近几年IT业界备受关注的话题。虽然超融合概念被各大厂商热炒了至少两年,但市场上依旧存在着很多模糊的定义和理解,作者整理一些学习笔记和个人见解,希望这些干货内容能对想入门的朋友消除超融合模糊概念有所帮助 。超融合的核心特征是什么?首先大家需要有一个概念,我们看到的这些名词,事实上都是最早推行这些架构的厂商建立起来的,比如Nutanix最早推广的超融合这个概念(HCI :Hyper Converge Infrastructure),目的无非是建立一个产品的品类,这是营销惯常的手法,但老外玩儿的真的很溜很成功。Nutanix起步的核心技术是分布式存储,只是在部署架构上有了进一步创新,采用了这种融合的方式。其实这种创新在技术本身上并没有大的难度,但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分布式存储的市场落地。所以这就是超融合1.0的核心,但市场上很多人,被“融合”二字迷惑,甚至一些厂商,也就顺水推舟,弱化存储部分(弱化的原因是存储真的很难做好),单纯去强调融合,把一堆无关痛痒的东西集成起来。个人觉得这不是正途。我认为真正撬动传统IT市场的超融合1.0的特征主要是两点:一是,基于X86服务器架构的分布式存储(这里先不提SDS了,会增加新的混淆);二是,分布式存储和计算虚拟化部署在同一服务器硬件内。下面对比中能看到,给用户带来价值的重要特性中,大概70%是来自于分布式存储,30%是超融合架构带来的好处(比如管理简化,使用成本的降低),但恰恰是这30%,让用户更愿意从传统架构切换到分布式架构上来。超融合是革命性架构么?革谁的命?任何称之为革命性的架构都应具备至少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对用户的使用习惯会有巨大的改变;二是,为用户带来巨大的价值;三是,新的厂商可以撬动传统老牌厂商的市场。以上三点,超融合产品都具备,前两点在后面分别介绍,第三个可以通过国外的Nutanix、VMware(vSAN),中国的SmartX等厂商的案例描述中看到,他们所替代的产品大量的是老牌存储厂商EMC、HDS等公司的存储产品。有人会说Nutanix不也自己出服务器虚拟化产品吗?这是不是在替换VMware?但这已经是后来的故事,最初的Nutanix产品核心就是超融合架构的分布式存储。用户采购Nutanix并不需要替换原有的服务器品牌(比如Dell)或者虚拟化品牌(比如VMware),只有存储(比如EMC)是一定被替换掉的。这是重要的起点和切入点。如果最初Nutanix就是想以超融合的理念替换存储、虚拟化甚至服务器硬件,我想那会树敌太多,几乎没有胜算。为什么超融合的架构会在近几年才出现?一个革命性的技术架构出现、成熟需要至少两个核心因素:一是,客户的强烈需求;二是,相关技术的成熟。超融合架构的客户需求来自于商业数字化和互联网化对IT资源的使用速度和使用要求有了大幅提升。而以下相关技术对架构的市场落地有很大关系。1. 分布式存储架构这个其实在互联网公司用了很多年,分布式存储可以很好地基于X86服务器构建一个易扩展、高可靠的存储资源池,是超融合的基础。2.SSD毫无疑问,SSD对存储架构的影响是巨大的,传统机械硬盘的4K随机性能只有300左右,而类似intel 3710这样的SSD则可以达到超过7万IOPS,直接高出两个数量级。但同时双控制器架构就会成为瓶颈,比如EMC的Unity 650 可以支持一千块硬盘或SSD,但31块SSD的时候就到达瓶颈,此时8:2读写混合最大只能达到27万IOPS。同样,SSD大大减少了事务型存储系统的机架空间,使存储和计算节点的数量比较匹配,这是超融合架构成立的一个重要条件。3.虚拟化超融合架构成立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虚拟化已经被广泛接受,否则分布式存储不可能和应用共存在一个物理节点上,除非是一个厂商的一体机产品。4. CPU最后就是大家常说的CPU更强大更廉价,可以同时解决计算和存储的要求。4超融合就是分布式存储和计算虚拟化简单地安装在一起吗?答案当然是NO。因为要以超融合的形态去做虚拟化的存储,还应该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对系统资源消耗应该少,并且可控,合理的方案不应该超过10%;二是,支持VM数据访问本地化,这个是超融合架构另一大优势;三是,既然是重点支持虚拟化平台存储,就应该对不同的虚拟化平台有比较好的支持,类似VMware、KVM等。所以,现在中国市场真正算得上超融合架构的也就是Nutanix、VMware、SmartX。国内很多厂商拿一个Ceph就包装超融合产品,以上三点没有一点能做好。主要的问题包括:1.哈希算法不能实现数据存放的精准控制,所以I/O本地化无法实现。2.软件I/O路径比较长, CPU资源消耗比较多,进一步增加了延迟。超融合架构和传统架构有哪些区别?这里我挑了Sm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