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清城区初中毕业生学业的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VIP

2013年清城区初中毕业生学业的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清城区初中毕业生学业的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3年清城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25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2)山下兰芽短浸溪, 。(苏轼《浣溪沙》)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表明作者登高望远,抒发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 (4)会挽雕弓如满月,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默写孟浩然《过故人庄》前四句。 , 。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 niàng( )。 (2)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bān lán( )的光点,迷离闪烁。 (3)要选其中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也就是永久的悔,那也是tuò shǒu kě dé( )因为它片刻也没有离开过我的心。 (4)骆驼寻到的不是使自己yǎng zūn chǔ yōu( )的宝,而是为大家谋福利的宝。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即使日本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把“即使”改为“若是”。) B.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改正错误、认识错误的勇气。(把“改正错误”和“认识错误”调换位置。) C.经过前一阶段的综合整治,市区的垃圾问题得到了改观。(把“改观”改为“解决”,或把“垃圾问题”换成“面貌”。) D.是否具有安全保障措施,这是韩、日两国保证本届世界杯足球赛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去掉“是否”,或在“保证”前面加上“能否”。) 4.从下面A组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体现校园生活的话。(80字之内)(4分) A组:阳光 青春 紧张 聚精会神 活力四射 朝气蓬勃 B组:不但……而且…… 只要……就…… 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量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1)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2分) (2)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并提出合理的建议。(2分) 二、(45分) (一)(12分) 小 石 潭 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