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三首的的教案教师用.docVIP

李白诗三首的的教案教师用.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白诗三首的的教案教师用

《李白诗三首之梦游天姥吟留别》 1、了解“吟”这种文体、作者及写作背景 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体会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 3、理清文章结构。 一、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经友人吴筠的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到了长安,得到的是翰林供奉,任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粪土王侯”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天宝四年秋(公元745年),他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赠给友人,借以排遗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解题 姥“吟”本指吟咏,即作诗。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这种体裁。“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题目的意思是梦游天姥的诗朋友别。旧诗分“古体”和“近体”,始于唐朝。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称为古体诗。后来人们袭用唐人的说法。《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古体诗。 、诵读、整体感知。姥、整体感知 梦,总有个入梦前——梦中——梦醒。我们可以再详尽些,试用四字纲要来表述其游程(要求每句纲要中都含一“梦”字):? 从我欲因之梦吴越,我们把第一段概括为“入梦缘由”其余的是:梦游历程梦中仙境梦醒时分醒梦留别 这是行文的思路,也就是情节线索课堂检测训练1.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D?????)? ??A.千岩万转路不定(zhun?)???熊咆龙吟殷岩泉(páo??)?B.对此欲倒东南倾(qīng?)????送我至剡溪(shàn????C.渌水荡漾清猿啼(lù?????脚著谢公屐(jī?)???D.海客谈瀛洲(yíng?)??越人语天姥(lo?) 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 A.对此欲倒东南倾(倒:倒下)?? B.栗深林兮惊层巅(栗:使……战栗)? ??? C.列缺霹雳(列缺:指闪电。列,同“裂”)?D.忽魂悸以魄动(悸:心惊,心跳)?李白诗三首之梦游天姥吟留别》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鉴赏“梦游”的意境;? ????3.?情感目标:领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2.?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体现他道家风骨、儒家风范、诗歌对天姥山的描绘。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浪漫主义代表作品,奇特的想象,极度的夸张,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壮丽辉煌的图画。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作者对天姥山是怎样描绘的。 游的是天姥山,诗人却首先谈瀛洲,有何用意?? ?明确:诗首先就用“烟涛微茫”的瀛洲的难求、难得来衬天姥山的可睹、可寻随这便是陪衬,铺垫的手法使诗一开始就带有神奇的色彩。? 瀛洲 明确:五岳、赤城、天台进行比照,其高的。它纵可连天,横可遮天,五岳赤城不在话下,万丈天台拜倒脚下。运用了“连”“横”“拔”“掩”等一系列动词写其雄伟,又用天台的“倒”与“倾”从侧面衬之,勾出气势凌空、云霞明灭的天姥山轮廓,表达了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之情,引出了梦游之景。事实上天姥山只不过是浙东一处灵秀之地,与天台并峙,较五岳却是小巫见大巫,这便是用陪衬、夸张的手法营造一个神奇的氛围,神奇的色彩、神奇的氛围,将我们一步步引向那梦幻的境界。? ????点拨:诗人从实处落笔,虚处展开,通过梦境,描绘理想,他写景不事雕琢,想落天外。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一经诗人点化,便变得熠熠生辉;我们想象不到的景象,诗人则以生花之笔信手绘出,其超人的语言表现力与天才的想象力,令人击节赞叹。大家再深思一下,难道李白游天姥仅是因为其高峻或是可以寻访仙境?这些似乎太单纯些,究竟是为什么? 自主互动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 1、提问:“一夜飞度”表现了什么? 明确:急切兴奋之情。 ??? 2、提问:“照”、“送”写出什么? ??? 明确:明月与人如影随形,人与自然和谐一体,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眷恋。 ??? 3、提问:“见海日”、“闻天鸡”写出天姥山什么特点? 明确:高峻。 ??? 4、提问:“千岩万转”、“迷花倚石”又表现了什么?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