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及第一章:魏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概论及第一章:魏晋.ppt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196-589) 绪 论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起讫及分期:                 东魏→北齐 汉 魏    北方十六国→北魏   末 蜀 西晋          西魏→北周 建 吴                    隋 安      南方东晋 →宋→齐→梁→陈     ↓                      ↓   (196)…………(共393年)……………………(589) 魏晋南北朝文学(196-589) ?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文学精神的自觉时代,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开始确立以文人文学为主体的时代。本时期的文学发展,阶段性明确,常分为建安文学、正始文学、西晋文学、东晋文学、刘宋文学及齐梁陈文学、北朝文学等专题。 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建安(196)开始,到隋文帝统一中国(589)结束,约400年的文学史。 建安文学 正始文学 西晋太康文学 东晋文学 南朝文学 北朝文学 本编内容 概论加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 魏晋南北朝诗歌 共分七章 第二部分 魏晋南北朝辞赋、骈文及 散文 第三部分 魏晋南北朝小说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宗白华先生《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 概论 魏晋南北朝社会及文化的特点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阶段及其代表作家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演变趋势 文学的自觉性的体现 魏晋南北朝社会及文化的特点 长期的分裂和战乱 政治上的混乱和恐怖 思想领域比较自由 儒学衰微,玄学兴起,佛道盛行 玄学对魏晋文人的人生价值观念、思想作风、人生态度、审美意趣理念乃至文学的风格,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形成了所谓的“魏晋风流” 4. 门阀制度的形成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阶段及其代表作家 诗歌发展的基本线索: 曹魏至西晋为第一阶段 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 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正始时期 西晋太康时期的文章中兴,代表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以及刘琨、郭璞。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阶段及其代表作家 东晋至南北朝为第二阶段,经历了玄言诗、山水诗、宫体诗的变化。五个要点: 玄言诗 许询、孙绰 陶渊明 田园诗 山水诗 “庄老告退,山水方滋” 永明体 沈约、谢朓 徐庾体 宫体诗 徐摛、徐陵、庾肩吾、庾信 南北朝乐府诗相映生辉。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阶段及其代表作家 散文、骈文、辞赋仍有很高成就 建安散文清峻通脱,正始散文尖锐泼辣,晋代散文饶有趣味 南朝骈文压倒散文 赋多抒怀咏物小赋,出现骈赋 小说初具规模 志人小说 志怪小说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演变趋势 魏晋型文学:以人主体精神感情世界为主要的表现对象,采用比兴言志的基本方法,文学风格相对的高古自然。 (曹操《短歌行》) 南朝型文学:以人审美生活与审美客体为主要的表现对象,充分强调文学艺术美。 (谢灵运《登池上楼》) 文学的自觉性的体现    鲁迅先生在论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文学的自觉性的体现 文学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 文学样式增多 文学作品的收集、整理、编辑和品评 宋文帝设四馆 《后汉书》中列《文苑传》 作家创作注意到了文学本身的特征 内容上重抒情 形式上句式整齐,词藻华美,讲究声韵 理论上总结“诗赋欲丽”、“缘情绮靡” 曹丕《典论·论文》:“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善实,诗赋欲丽”; 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丽,赋体物而浏亮”; 萧绎《今楼子·立言》:“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 文学的自觉性的体现 3.文学社会地位提高了 “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4.文学的特点、规律在理论上得到了总结 《论文》《文赋》 《诗品》《文心雕龙》 参考书目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 《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校辑,中华书局1958年版。 《文选》中华书局1974年影印。 《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文心雕龙译注》牟世金陆侃如注,齐鲁书社。 《诗品》陈延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北大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 思考题 1、试论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2、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酝酿着新变的文学发展阶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