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2-13章 核苷酸和核酸.ppt
4、两种核酸的比较 碱基 戊糖 磷酸 嘌呤 嘧啶 DNA RNA A G C T A G C U 脱氧核糖 核糖 磷酸 磷酸 N9 N1 C1ˊ 核苷 糖苷键 核苷酸(多为5ˊ核苷酸) 磷酸酯键 (二) DNA的分子结构 A. DNA的一级结构 B. DNA的二级结构 C. DNA的三级结构 A. DNA的一级结构 (DNA的碱基组成) 由于核苷酸之间差异主要是碱基不同,所以又称碱基序列。 (1)概念: DNA分子上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 (2)组成:四种脱氧核苷酸, dAMP、dGMP、dCMP、 TMP (3)连接键:3′,5′-磷酸二酯键 (4)形状:线形(少数为环形)的多核苷酸链。 (5)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关系 chargaff法则 : A=T G=C A + G = T + C (嘌呤总数=嘧啶总数) 1945年至1950年期间, Erwin Chargaff分析了各种来源DNA的碱基组成,发现所有DNA样品都有以下规律: B. DNA的二级结构 1953年,在英国剑桥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LMB),Watson和Crick提出DNA的右手双螺旋结构模型。 这是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 (1)定义: DNA 的二级结构即是DNA的双螺旋结构。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院长,裴钢教授说:与20世纪另外两个伟大科学发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一样,DNA双螺旋结构具有显著的简言之美。其简洁的内涵导致了无限的外延,揭示了千姿百态生命世界的统一性。此外,其纯粹的理论之美引发了无数实际应用(基因工程、基因药物、基因农业等),也诱导了其进行基因操纵的欲望。 半个世纪后,Watson和Crick再次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前合影 年轻的Watson和Crick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前的合影 实验证据: a. chargaff法则 ; b. 碱基的互变异构(Jerry); c. DNA 的X射线衍射分析:DNA是一个螺旋分子 (Wilkins和Franklin )。 Figure 3-8 The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 of DNA. The spots forming a cross in the center denote a helical structure. The heavy bands at the top and bottom correspond to the recurring bases. d.Watson和Crick推断: ① DNA是个螺旋分子; ② 它的平面芳香碱基形成堆积并且平行于纤维中心轴。 依据他们的实验结果,首先提出了DNA的右手双螺旋结构模型(double helix model),同时提出了DNA的复制机理。 (2)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 ① 两条多聚核苷酸链形成右手双螺旋。 大沟 小沟 双螺旋 3.4nm 3′ 5′ 3′ ② 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聚核苷酸链构成。 3′ 5′ 3′ 5′ 右手螺旋 碱基 中心 磷酸与脱氧核糖 外侧 (DNA的骨架结构) (碱基平面与纵轴垂直) ③ 3.4nm 配对的原则: A=T G≡C ④ 一条多核苷酸链上的嘌呤碱基与另一条链上的嘧啶碱基以氢键相连,匹配成对,这种氢键之间相互作用的现象 ,称为碱基互补配对。 ⑤ DNA双螺旋的直径为2.0nm,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几乎垂直,相邻碱基对沿轴旋转 36°,上升0.34nm。因此,沿中心轴每旋转一周有10个核苷酸,螺距为3.4nm。 3.4nm 表示方法: 3.4 nm (10 , 0.34) ⑥ 维持力: 纵向:碱基堆积力。横向:氢键(碱基之间形成)。 ⑦ 模板: 每一条DNA链都可以作为模板来合成互补链,每一条链都能编码遗传信息;机体越复杂,包含越多的DNA。 病毒:5.1~280Kb; 细菌:几千Kb; 真核生物:几百万Kb。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 ① 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形成右手双螺旋结构;DNA两股链之间的螺旋形成大沟和小沟。 ② DNA链的骨架由交替出现的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位于双螺旋的外侧;碱基位于双螺旋的内侧。 ③ 两条多核苷酸链碱基之间形成氢键配对而相连。即A与T配对,形成两个氢键,G与C配对形成三个氢键。 ④ DNA双螺旋中每个螺旋结构含有10对碱基,螺旋的螺距为3.4nm ,直径是2.0nm 。 ⑤ 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主要由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和碱基堆积力来维持。 ⑥ 每一条DN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急诊胸痛心血管标志物联合检测专家共识(全文).pdf VIP
- 2025年四川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_特种作业证考试复习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临床医学专业水平测试评分表.pdf VIP
- 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三位数乘两位数》大单元教学设计 (1).docx VIP
- 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数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生如夏花小清新模板(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客至》优质课一等奖课件28张.pptx
- 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pdf VIP
- 2025安全生产月主题宣讲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