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新屋志(新)27
《王新屋志》(新)佩山居士撰王新屋简介王新屋,又称二房屋、虎头屋、佩山新屋,位于安徽省望江县高士镇佩山村,明正德16年(公元1521年)建屋,至今已有四百八十多年历史。地理位置王新屋位于安徽省望江县高士镇佩山村,背靠王佩山,面对李塘冲,南邻高士镇,北抵泥塘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地形地貌
王新屋属望江县北部低岗地区最高点。武昌湖北岸自窝枫岭起,向东经二甲岭——毛安岭——高士岭——童家岭至赛口为一条长岭岗,构成望江县北部主体地貌。最高处为王佩山顶,海拔67.1米;最低处为武昌湖边的塝田,海拔约15米。王新屋位于佩山西边,背靠佩山,面朝李塘冲。祖源简介王新屋出自周灵王太子姬晋,太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遂驾鹤邀游天下,止于伊、洛间,定居于缑山,称王子乔.其子宗敬为周司徒,时人称为王家,因以为氏.至15世王翦、16世王贲、17世王离三代皆秦将军,为秦始皇统—六囯立下了赫赫战功.王离生二子:长子王元迁居琅琊(今山东临沂),为琅琊祖;次子王威迁居太原,为太原祖.王新屋为琅琊王氏之后.东汉末年,27世王祥、王览兄弟俩,一以卧冰求鲤名列二十四孝之—,一以舍身护兄名列二十四悌之—.历仕魏晋,位列三公.王览之孙王导拥琅琊王司马睿岀镇建康(今江苏南京),建立东晋,拜大丞相,主持元、明、成三代朝政,史称王马共天下.从此公侯世及,宰辅相因.300多年间,琅琊王氏共有600多人名载史册,其中就有92位宰相.被称为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第—豪族.唐朝末年,48世王璧,字大献,为检校兵部尚书,银青、金紫光禄大夫,迁居祁门县西苦竹港.王璧生九子,九子又生二十三孙,迁居各地,号称:—百三十六房.元之末叶,61世十三公迁居江西鄱阳湖瓦屑坝.明之肇始,62世王震复迁望江城北祈雨山.王震生四子:永富迁黄梅潭,永贵迁佩山麓,永盛迁武昌渡口,永昌迁萤火冲.王新屋为二房永贵公之后.永贵生信,信生志一,志—生得审,得审生守瑄,守瑄生彦洪,为王新屋始祖.彦洪祖居王老屋,正德年间,又在佩山西边建农舍数间,后分与次子王棣,是为王新屋.历史沿革
明代
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建屋,属望江县廉恭上乡。
清代
属望江县武洲寺,乾隆时改忠节里,道光时又改廉恭乡。
民国
初年,属望江县武洲寺。
18年,属望江县第五区武洲寺。
28年,属望江县第三区署高士乡。
33年,属望江县高士乡(驻王新屋)。
建国后
1949年,属望江县赛口区高士乡(驻王新屋)。
1950年,属望江县第四区高士乡(驻王新屋)。
1952年,属望江县赛口区佩山乡(驻王新屋)。
1956年,属望江县赛口区高士乡(驻高士岭)。
1958年,属望江县赛口区高士人民公社。
1960年,属望江县赛口人民公社高士管理区。
196年,属望江县赛口区高士人民公社新建大队。
196年,属望江县赛口区东风人民公社新建大队。
1984年,属望江县高士乡李塘村。
1992年,属望江县高士镇李塘村。
2004年,属望江县高士镇佩山村,至今。历代名人始祖王彦洪王彦洪(1467--1540),字克 宽,号松山。与王祥、孟宗、徐仲源并称为“望江四大孝子”。少有大志,好读书,任侠,且善于理财,“以故玉帛充盈,仓箱丰足”。家境富裕,加上爱打抱不平,引来了 一些盗贼的嫉恨,阴谋设计绑架了彦洪。彦洪的父亲守瑄前往营救,被盗贼所害。彦洪与群盗贼斗智斗勇,终于脱险。回家后,惊闻父亲遇害,当场哭死过去,待救醒过来,指天发誓:“慈父顾子以至身亡,戴天之仇不报不止!”遂乔装改扮,追踪盗贼,踏 遍潜山、太湖、宿松、湖北黄梅等 地,历尽千难万险,协助官府,终于将群盗贼抓捕归案,处以极刑。守瑄遇害后,被葬于佩山之巅。 彦洪大仇得报,便在父亲的坟旁,盖 了一座草庐,独住其中。白天读书, 晚上练剑。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 就是到父亲的坟前请安;晚上临睡前,一定要到父亲的坟前去告诉一声,方才休息。有时思父至极,整夜伏在父亲的坟前,流泪哭泣,“号天惨怛,猿鸟断肠!”守瑄墓后有一棵柏树,原本树大根深,枝繁叶茂,也许是不忍听如此凄惨的哭声吧,竟慢慢地枯萎了。嘉靖五年(1526年),望江大 荒,但官府仍照常征税。老百姓不堪重负,纷纷逃离家园,十室九空。看到乡亲们流离失所,怨声载道,彦洪不忍,说:“我听说聪明的人财产越多越损害他的聪明,愚蠢的人财产越多越加重他的愚蠢。”于是,拿出家中所有的积蓄,缴纳了全县的赋税。县令杨琏命欠税人出具欠条,交给彦洪。 彦洪叹道:“前既苦于官钱,今又苦于私债,民之苦何时已?与其大家受 苦,宁愿自己贫穷!”将欠条全部焚毁。杨县令感叹说:“以前只听说王彦洪是一个大孝子,今听其言,观其行,真乃仁人也!”一世祖王棣王棣(1521--1594),字文芳, 号显峰。好读书,以孝友闻。年幼 时,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