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黄元御中气升降理18.ppt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黄元御中气升降理18

黄元御中气升降理论在脾胃病 应用的浅识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 同济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罗树星 生平简介 黄元御(1705-1758),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山东昌邑人,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医家,曾为乾隆御医。 30岁时偶患目疾,为庸工所误,导致左目失明,遂放弃仕途,转而潜心研悟岐黄之术。他在二十余年的行医生涯中,精研古圣经典,致力深而识悟彻,深得先圣遗旨。 一生著作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 《难经悬解》、《伤寒悬解》、 《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 《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等11部专著。 《四圣心源》 全书分十卷。前四卷谈基础理论,后六卷谈具体疾病,包括杂病,七窍、五官、外科疮疡、妇科经产等。 黄元御的学术特点: “天人合一,一气周流” 提出从本气为病的角度去认识疾病发生,创立“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理论来阐述人体结构模式,用“左升右降”理论阐述疾病发生发展的病机。 临床十分重视阳气,临证力主扶阳抑阴,崇尚脾土,对脾胃升降理论在临床应用有更加独特认识。 黄氏认为阴阳是气的不断运动变化中产生的,升则为阳,降则为阴;是两种运动中的趋势,不是具体的物质。 “天人合一”、“一气周流” “天人合一”是在气的层次上理解: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纽,所谓土也。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一气周流) ——《四圣心源》卷一· 天人解 与《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云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是一致的。 “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 ——《卷一·天人解·阴阳变化》 “一气周流”在不同位置、不同状态、不同时间段有不同名字 “土枢四象” “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己土上行,阴升而化阳,阳升于左,则为肝,升于上,则为心;戊土下行,阳降而化阴,阴降于右,则为肺,降于下,则为肾。” ——《卷一·天人解·藏府生成》 “人身十二脏腑之经气,行于身之上下左右,左升右降,如轮一般。中气在人身胸之下脐之上,居中枢之地,如轮之轴一般。中轴左旋右转,轮即左升右降。” ——彭氏把中气四维轴轮互运成圆运动理论进一步发展为:中气如轴,脏腑之经气如轮,中气与经气轴轮互运成圆运动。 《四圣心源》的理论在脾胃 升降理论的应用 一、生理观念上的基本理论 1.1、主张人身立命,以阳为本 “阳盛则壮,阴盛则病。病于阴虚者,千百之一,病于阳虚者,尽人皆是也”。 “人之衰也,火渐衰而水渐长,燥日减而湿日增,阳不胜阴,自然之理…扶阳抑阴为不易之道”。——《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阳虚》 黄氏临证治疗上处处顾护阳气,用药喜温热而远苦寒。 1.2、注重中气,强调气机升降 黄元御对阴阳学说的理解重在“气化”层面 黄氏认为:中气为阴阳五行之本,而阴阳五行又是万物生化之源。他提出的中气升降论秉承《内经》“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理论,视人为一“器”。以升降为机,出入为用。“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阴阳变化》) 1.3、人体生理机能的运行模式 即脾胃升降机制: 前面提到的黄氏“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理论结构,演化气机“左升右降”机制来阐述人体脏腑生理病理变化。 《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精神》提到“培养中气,降肺胃以助金水之收藏,升肝脾以益木火之生长,则精密而神安矣” 二、病理观念上的基本理论 2.1、提出阳气虚衰是疾病发生的病机关键: “阳盛则壮,阴虚则病。病于阴虚者,千百之一,病于阳虚者,尽人皆是也”。 —— 《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阳虚》 黄氏认为,阳气在生理上的重要地位决定了阳气虚衰乃病机关键。阳气若伤,阴霾弥漫,百病由生。在《四圣心源》中所载病证,绝大多数是因阳衰所致。 2.2、阳微火衰的原因必责之于脾 “木火之生长,全赖脾土之升……脾土不升,木火失生长之政,一阳沦陷,肾气澌亡,则下寒而病阳虚。人知其木火之衰,而不知脾土之弱……是宜升肝脾以助生长,不止徒温肾气也。” ——《四圣心源卷四·劳伤解·阳虚》

文档评论(0)

pfenejiar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