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借它物之神 言胸中之志18
借它物之神 言胸中之志
训练目标:通过学习能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记叙文
训练重难点:
1、要选好所托之物,明确所言之志,恰当地抒发情感。
2、紧紧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恰当的描绘。
3、缘物生情,有感而发,使事物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达到完美的统一。
课时安排:1--2课时
训练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出示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经常用来赞美哪一类的人呢?
生:老师。
生:比喻教师辛勤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
师:对。这两句,其实已经跳出了李商隐原诗比较狭窄的爱情范围而无限地扩展。这两句中的第二句“蜡炬成灰泪始干”,经常用来比喻老师的工作。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蜡炬”和“老师”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默默奉献。
生:献身精神。(有生偷偷地笑)
师:对,献身精神,无私奉献。呵呵,这是老师出的题目,所以就歌颂老师。如果我是工人农民,可能我就要歌颂工人农民。(生笑)请看大屏幕,在这里出来了三组词。蜡炬,无私奉献,老师。蜡炬,就是“托物言志”中的——
生:物。
师:“无私奉献”就是“托物言志”中的——
生:志。
师:由物到志,然后由志联想到——
生:人。
师:对,与蜡炬有相同“志”的人。于是,“物”和“人”就由一个东西联系在一起,这个东西就是——(师生一起)志。托物言志可以委婉地表达作者的感情。比方说我写歌颂教师的文章,我能不能直接写我的高尚品质?那多不好意思啊。我就可以写蜡烛默默地燃烧,写自己很感动,其实就是写自己在燃烧呢。(生笑)
师:现在,我们再把托物言志的内涵了解一下。(大屏幕显示,生读)托物言志: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师: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师:这些都是理论知识。我们要把理论带到实践中来。
二、 例文导学
1、 教师质疑:有位同学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了篇作文,请大家看看,他所托之物所言之志你读得明白吗?如读不明白,能帮他分析问题出在哪儿吗?
学生习作:伸出美丽
大多数的树根和花根都不美丽,而大多数的花却光彩夺目,美丽照人。正因为这些并不美丽的树根、花根,才有了树木的青翠茂盛,才有了牡丹的国色天香,桂花的芳香四溢,梅花的傲雪红艳……世界正因为根所伸出的美丽而变得丰富多彩。其实我们人也一样,外表只是一种装潢,而真正表现自己的是伸出的美丽。
2、 学生讨论
3、 集体交流:
① 所托之物——根
② 所言之志——?
③ 只描写了花,没有描写根,想通过分析根的外形特征,从而展示其内在品质这种方法行不通。
④ 看不出人与根的相通之处在哪里
4、教师指导:写托物言志累的散文或记叙文首先必须有所托之物,然后紧扣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进行描写,找出所托之物与所赞美的对象之间的相似点,使物和志水乳交融,有机结合。
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课文《爱莲说》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①、认真阅读全文,找准所托之物。
“托物言志”,首先要找到所托之物。一般来说,这类散文的标题会提示象征物。《爱莲说》标题中的“莲”便是所托之物,《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也是所托之物。但有的散文,题目不能提示象征物的,我们也有办法找到它。如《荔枝蜜》,从题目中不能判断,但我们通过全文,可以看到作者所描绘的事物有荔枝树、荔枝蜜和蜜蜂,那么,这三个事物哪一个才是象征物呢?通过分析文章描写的重点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便可以确定所托之物是蜜蜂。找准所托之物,这是我们把握主旨的第一步,也是理解文章的前提条件。
②、分析外形特征,展示内在品质。
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所感触必须要借助于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来抒发,这类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只要找准对其外在形象的描写,就可分析出它的内在品质。如《爱莲说》中的描写:“出淤泥而不染”,象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保护好你的身份证111.ppt
- 保健空调被厂家47.ppt
- 保护眼睛十大秘诀28.doc
- 保护自己 勇敢说不34.ppt
- 佩佩工作室资料7.ppt
- 保税区电子手册申报流程示意图35.ppt
- 保税物流园区进出货物报关13.doc
- 保育员职业道德修养与工作职责 幻灯片36.ppt
- 保险产品销售推动督导工作指引(心情大好,免费)49.ppt
- 保险会议营销-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三.八妇女节”特辑29.ppt
- 2024年丰都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完整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哈尔滨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4年中卫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吕梁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docx
- 2024年兰州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详解(新).docx
- 2024年中山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商洛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保山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一套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咸阳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精编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晋中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