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基础_地球概述古登堡面.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质学基础_地球概述古登堡面

水的循环动力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莫霍洛维奇面(简称莫霍面) 最先由克罗地亚学者莫霍洛维奇(A. Mohoroviche, 1857 - 1936) 于1909年发现 在莫霍面上下,纵波速度从7.0 km/s迅速增加到8.1 km/s左右;横波速度则从4.2 km/s增加到4.4km/s左右. 莫霍面出现的深度,全球平均为33 km, 在大洋之下平均仅为7km。 后来,人们就把莫霍面之上称为地壳,莫霍面之下到古登堡面之间称为地幔。 古登堡面 1914年由美籍德裔学者古登堡(B. Gutenberg, 1889 - 1960)发现的. 在此不连续面上下,纵波速度由 13.6 km/s突然降低为7.98 km/s;横波速度从7.23 km/s到突然消失. 此界面位于地下2885 km深度。此界面之下到地心,称为地核 。 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对比表 地质学基础_地球概述 第三节 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外圈及其主要特征 (一)大气圈 (二)水圈 (三)生物圈 二、地球内圈及其主要特征 (一)地壳 (二)地幔 (三)地核 一、地球外圈及其主要特征 大气圈是包围着地球外部的气体。 (一)大气圈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暖层 散逸层 地球表面四分之三以上的面积被海洋、冰层、湖泊、沼泽、河流中的水体覆盖。地面以下的土壤和岩石缝隙中也充填着大量的地下水,它们共同构成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称为水圈。 海水—97.2%,大陆水体—2.8%(冰川—78.6%,其余为地下水,江、河、湖泊及其它形式的水)。 (二)水圈 100 140781 总计 0.001 1.3 大气水(云和水汽) 0.305 414 深层地下水 0.31 420 浅层地下水 0.0049 6.7 土壤 地 下 水 2.15 2.92 冰川 0.0077 10.4 咸水湖 0.0092 12.5 淡水湖 0.0001 0.12 河流 陆地 表 面 水 97.31 137000 海 洋 比例(%) 水量(104cm3) 分布类型 地球上水的分布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命物质(包括动物、植物和徽生物)组成的一个封闭圈层。生物圈的总质量约为114800亿吨,其分布范围上可达大气圈内的10km的高空中,深可到地表以下3km深处和深海底部。所以,生物圈和其它两个外圈的界线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生物在地球上分布虽然很广,但大量的生物主要集中在地表和水圈中,特别是阳光、空气充足和温暖潮湿的地区。 (三)生物圈 生物地质作用 地球内圈就是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的圈层。 目前所掌握的对地球内圈的直接观测资料是较少的,因为地球上最深的钻井才12.5km,因风化剥蚀而出露在地表的岩石,其原来的形成深度最多也不超过25km,即使是火山喷溢出来的岩浆,最深也只能带出地下几十到200 km左右的物质。这些与地球的半径6371km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特别是对地球深部结构的认识主要来自于一些间接资料,特别是物探方面的资料,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形式和传播速度的变化情况,可推测出内部物质成分、物质状态、分布的深度范围、各圈层物质的密度、重力和承受的压力等各项参数。 二、地球内圈及其主要特征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有两个一级成分不连续面,即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它们将地球分为三大部分,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A)是指地球最外的一圈,即在地面以下至莫霍面以上的地球表层。 地幔(B、C、D)地幔可分三层:上地幔(B)、过渡带(C)和下地幔(D)。 地核(E、F、G)包括外核、过渡层、内核三部分。 地球内部结构与地震波速的变化 地球内部有两个主要的地震波速变化界面: 1. 莫霍面(南斯拉夫,莫霍洛维契奇,1909): 大陆上平均深度33km。地震波 穿过该界面时,波速突然增大,VP 由6 ~ 7km/s突增8.0km/s。 地壳、地幔分界。 2. 古登堡面(美国,古登堡,1914): 深2898km,地震波穿过该面,波速突降, VP 由13.3km/s 降8.1km/s,无横波通过,属幔、核分界。 上自地表,下至莫霍面,大陆平均33km,最厚70km;大洋一般4~ 8km,平均6km。 上地壳: 密度2.65g/cm3, VP5.6 ~ 6.0km/s, 近于花岗岩。 下地壳: 密度2.9 65g/cm3 VP 6.8km/s。 近于玄武岩。 (一)地壳 以正异常为主 以负异常为主 重力异常 主要以火山作用为主,没区域变质作用,张性大断裂发育 岩石受强烈的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