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花园”——被误解的枯山水-刘晨.docVIP

“禅花园”——被误解的枯山水-刘晨.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禅花园”——被误解的枯山水-刘晨

“禅花园”——被误解的枯山水 作者:河南大学艺术学院08级研究生刘晨 枯山水作为一种日本传统的园林形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公园、饭店、私人住宅、及商业建筑中。由于历史上一些重要的建造者,例如梦窗疏石和相阿彌,都是修禅的僧人,日本寺庙之中也多建有此类园林,所以到了20世纪末期被称为“禅花园”(Zen Garden),并成为了流行词汇。而笔者认为枯山水并非起源于禅宗寺庙;其精神内涵并非禅宗思想的体现;“禅花园”的称号也未得到公众的认同;因此将枯山水加以“禅花园”称号的这一做法,实质上是对枯山水的误解。 枯山水并非起源于禅宗寺庙 虽然枯山水多建于禅宗寺庙。但早在日本平安时代末期,大约781年至1185年间,世界第一部园林典籍《作庭记》中就出现了“枯山水”的记载。而于1187年,日本僧人明庵荣西才将临济宗黄龙派禅法带至日本。由此可见,枯山水并非起源于禅宗寺庙。《作庭记》规定“枯山水”的特定意义是:“于无池无遣水处立石,名曰枯山水。此枯山水样式,乃先做出断崖、野筋等景,再因顺其势,立石而成之。”可见最早定义的枯山水只是表现自然山水为人工景观时,抽去水这一要素,因无水而取“枯”意,并非归于禅意。 而日本之所以出现这种石块、白砂的庭园,并赋予其精神内涵,与日本人的原始宗教神道教有关。其早期的神社形式就有在铺满白砂的地上支四根柱子,以柱子作为牵连,来指引神灵的降临。神道教认为古木、大树、巨石以及形状好看的岩石都是神圣之物,它们之中存在着自然的精灵,并且把具有精灵的石头叫做“岩座”,即使是当代也被一些地方的人们奉为神灵之物而予以珍护。 二、枯山水的精神内涵并非禅道的体现 禅宗的核心思想是“悟”,就是一种心灵的启悟,禅宗把这种悟称为“见道”,即与道合为一体,这时,广漠无垠的“道”不再是“无”,而是对世间万物的肯定,是一种“无差别的境界”。禅是自然而然,禅与大自然同在,用慧眼来看,大地万物皆是禅机。未悟道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悟道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但是前后山水的精神不同了,悟道后的山水景物与我同在,物我合一,相入无碍。日本自镰仓时代(1192年-1333年)到江户川时代(1603年-1867年)的近千年中,由于实权旁落于大将军和各地大名手中,故私园以武家园林为主。经历了连年的征战,武家对生死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并把它寄寓于枯山水之中,但这种认识却脱离了佛性。日本武士道的古典《叶隐》,其著述者山本常朝的异母兄山本吉左卫门,依父亲山本神右卫门的指示,5岁时就得斩杀狗,15岁时斩杀死罪者,养成从小带刀成长,斩杀人不在乎的习性,而这种行径显然与禅宗思想背道而驰。武士道主张苦修、戒律、并尊崇死亡,并以剖腹作为武士最崇高的死亡方式。这种主张苦修、戒律以及尊崇死亡的武士道精神在枯山水中得到了完全的体现。枯山水形式的枯淡、凝固与武士的苦修、戒律相互依衬;而枯山水材质中的石头是死的,白砂也是死的,这种死亡之美与武士的尊崇死亡相互统一。因此在枯山水所营造的审美意境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动人心魄的“物哀”之美。枯山水庭园大多只有尺寸之地,只有意象化的山与水,几乎不使用开花植物,没有四季的荣衰,没有真实的流水,也缺失了盈涸和运息,其类似墓地坟场的悲悯气氛,反映了日本民族所追求的独特的生死观———这是一种让所有其他民族几乎都无法理解的超人性的审美。其实,中国传统的禅宗,主要突出的是一种直觉智慧,并最终仍然将此智慧溶化和归依到肯定生命和人生中。在开悟的人看来,大地充满生机,众生具备了佛性,一切是那么活泼那么自然,绝非枯木死灰般的景象,更不会以自绝生命以求禅定。日本武士道这种对死的执着与迷妄,决定了在日本武士道精神影响下的枯山水,即使名义上追求禅道,也最终无法领悟到禅宗的最深意义,亦无法体现出真正的“禅意”。 三、当代的僧人及学者对“禅花园”称号仍有异议 很多著名的学者及园林设计师,都认为“禅花园”概念是杜撰的,是西方人在20世纪末期的发明,与日本的传统园林艺术无关。 亚洲语言学家Tim Hansken足利幕府园林的造者 《JOJG》杂志的艺术总监、首席日本庭园研究员Tamao Goda谈到,“在日本,园艺是一种日常话题,就像烹饪或乘坐公交车前往自己的工作。禅,是一个非常遥远的话题。旅游产生额外收入 伊利诺伊州艺术家和园林者J. Skuba禅宗旨在掩饰情绪,并通过实行严格的,最终强大和崇高的精神蜕变为内部能量。 日本园林枯山水的美学并非禅宗寺院附近的园林所独有,枯山水分布在在家庭、餐馆、旅馆及其他一些公共场所;同样,禅宗寺院周围的园林有许多风格,枯山水仅仅是其中的一种。日本禅宗源于中国,中国禅宗的创始人菩提达摩于嵩山的石洞中面壁九年,并非面向秀美的园林风景。而且日本的禅宗僧侣也几乎一直都是在室内冥想,面对着一面墙壁(曹洞宗)或是相对而坐(临济宗),也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