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港实验学校201~20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年级试题
考试时间:分钟 满分:1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难忘父亲步履pán shān的背影,难忘母亲饮泣吞声的苦痛,难忘兄弟血脉相连的深情。至爱亲情,每每念及,令人xīxū不已。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最近两年,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
B.《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C.苏州的拙政园、留园、上海的豫园、扬州的个园都是江南园林的代表。
D.硕果累累的香柚树下,走来了一群十二三岁的少年。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青青瓦房,那崎岖的石板街道,那山城人所特有的幽默爽朗的笑声。
B.尼泊尔大地震以后,余震不断,已导致将近6000左右的人员不幸罹难。
C.作家离不开火热的生活,离不开对社会的洞见和对生活的冷峻思考,这些都是课堂无法给予的。
D.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经典文化和艺术已经被低俗的故弄玄虚所替代。
B.网上的信息可以说包罗万象,既让人大开眼界,又令人眼花缭乱。
C.一颗孤星仍在淡蓝色的高空中闪闪发亮、银色的雾气从湖面上冉冉升起,万籁俱寂。
D.每天早晨,高港生态公园里人们济济一堂,享受自然生态,挥洒运动热情。
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每空1分,8分)
①商女不知亡国恨, 。 ② ,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 ,必先利其器。
④人的一生应当这样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
⑤ ,死而后已。 ⑥ ,恨别鸟惊心。
⑦《己亥杂诗》中运用新奇的比喻,表达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的诗句是 , 。
6.名著阅读。(6分)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 (国籍) (作者)所著。“筑路”这一情节中, (人名)最终解决了面包问题。(3分)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是一个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有倔强的个性和坚韧的毅力,对生活积极乐观并且有着崇高的共产主义人生观和道德理想。
B.保尔双目失明后,始终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在妻子丽达的帮助下,他写了一本书《暴风雨所诞生的》,获得了成功。
C.保尔?柯察金很早就离开了学校。因为补考的时候,他把烟灰撒在了瓦西里神甫家做复活节蛋糕的面团上了。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筑路”这一章节中,写秋雨泥泞,既营造了恶劣的劳动环境,又反衬出筑路者不畏艰难困苦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7.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6分)
围绕长城专题,我校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活动。
(1)【成果汇报】回家后,你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你向父母吟诵了一句关于长城的诗(相连的两句),你吟诵的诗是:“ , 。”(2分)
(2)【标语拟写】仔细观察下面图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表的主要内容,并拟写一条保护长城的宣传标语。(4分)
甘肃境内长城破坏情况调查表时????期 战国时代 汉代长城 明代长城 原长(公里) 600 2200 1400 现长(公里) 300 1000 1000 主要内容: (2分)
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杜甫《恨别》一诗,完成第8题。(6分)
.(1)联系诗中“四千里”“五六年”,品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