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一章煤系、煤层的观测一.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煤系、煤层的观测与分析 §1—1 煤系的观测与研究 一、煤系研究的意义 (一)煤系的概念 指在一定地质时间内形成的,具有成 因联系且连续沉积的一套含煤岩系。 1、一定要在一套岩层系统中含有煤层; 2、主要由沉积岩组成,在地壳运动剧烈 的地区,可能含有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 3、含有大量的植物化石。 4、命名:按时间;按地区(江苏龙潭) (二)、煤系研究的意义 二、煤系观测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煤系的岩性特征 1、颜色 2、矿物成分 3、沉积岩结构 4、沉积岩构造: (1)层理构造 (2)岩层厚度 (3)层面构造 5、生物化石 6、岩层的接触关系 岩层厚度划分表 (二)煤系的岩相特征 1、沉积相: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 2、注意定相的成因标志。 例:炭化树干:河流相;石灰岩:浅海相 (三)煤系的旋回结构 旋回结构: 是指地层中一套岩性或岩性组合多次有规律 的交替出现。如粒度变化、海退海进序列等。 (四) 煤系的类型 煤系在地壳以沉降运动为主的振荡过程中形成的。由于振荡运动的性质与幅度不同,以及地理环境和范围的差异性,至使煤系的特点各不相同。 1、近海型煤系 是在滨海平原或泻湖,海湾以及浅海所成。由于地壳的小型振荡运动,时为浅海、时为陆地,发育广阔的沼泽。 主要特点: 1) 分布面积一般较广; 2) 岩性、岩相均比较简单; 3) 标志层较多, 旋回结构非常清楚,对比较易; 4) 煤层厚度较为稳定,但多数为薄—中厚煤层; 5) 煤层一般含硫量较高; 6) 含有大量的植物化石和海生动物化石; 如:华北的石炭系煤系;华南二叠系煤系等。 2、内陆型煤系 位于陆地上的内陆盆地、山间盆地及山前盆地。在沉积过程中未曾发生海水侵入,煤系全部由陆相沉积物组成。 主要特点: 1) 煤系厚度一般较大,分布面积一般较小,岩性、岩相变化也大,煤层不易对比; 2) 煤层厚度大,层数多,厚度变化大,分岔、尖灭时有出现; 3) 煤系结构复杂,含硫较低; 4) 岩石成分复杂,富含大量的植物化石和淡水动物化石; 5) 在地壳运动强烈的地方,煤系中可出现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 (五)煤系观测的要求 一切穿过煤系地层的井巷,均应逐层观测其岩性特征和厚度。 重点:煤层、标志层和煤层的顶底板 (六)煤系研究的方法 详细观察、描述和记录钻孔、地面露头、井下巷道等所揭露的煤系地层,并采集标本和试样。 * * 判断断层及断距 标志层 通风及排水方案 煤的含瓦斯及含水性 巷道支护及管理 煤层顶、底板岩性、厚度、力学性质 开拓方案、采煤方法 煤层层数、厚度、结构、倾角 影 响 煤 系 因 素 0.001m 显微层 0.01~0.001m 微层或叶片层 0.1~0.01m 薄层 0.5 ~0.1m 中厚层 2~0.5m 厚层 2m 巨厚层 * * *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