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孔孟之道孔子创立孟子继承与发展
第七分册
第一单元 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
儒家学说自汉代以来一直是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针对礼崩乐坏的春秋乱局,以重振礼乐制度为己任,希望通过仁爱的方式恢复宗法制度下的身份等级秩序。汉代儒士兼采阴阳五行学说,为儒家的伦理纲常敷上浓郁的神学色彩。宋明理学家则将儒学提升至哲学的高度,使之更为精致而周密。从本质上说,儒学是与中国传统家族制度相辅相承的理论体系,在家族制度与君主政治长期延续的过程中,儒家文化对古代中国的社会观念、行为规范、政治思想、法律制度等都具有极为深刻的影响。儒学还辐射东亚,形成“儒家文化圈”,并在西方引起很大反响。
第1课 先秦儒学与两汉经学
孔孟之道 C
儒学的经学化 B
一、孔孟之道(孔子创立,孟子继承与发展的儒家学说)
(一)、时代背景:(社会转型见第2册书)
(二)、代表人物:
1、春秋时期:孔子(创始人)
(1)背景:春秋时期,社会处在变革、转型阶段,礼崩乐坏、动荡纷争
(2)观点:
①礼:
主张:必须重建周礼的权威,遵循宗法制度的原则,以“礼”的规范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
目的:使社会成员安分守己,惜守传统的等级秩序,才能消除人欲横流、分紊乱的时弊。
②仁:
地位:“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与礼的关系:A、“复礼”的关键在于“为仁”。
B、孔子发展周公的礼治思想,创造“仁”这一核心观念
C、“仁”为“礼”输入了新的生命力
主张:A、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
B、“仁”就是“爱人”,尤其是爱自己的亲人。为“仁”之本应从最亲近的血缘关系人手,首先是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然后由近及远,推而广之。
目的:形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的状态,便能恢复礼制,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与人际关系的和谐。
③义:
含义:孔子还以“义”作为判断所有事物的价值标准,人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就是“义”。正人君子应重义轻利。
2、战国时期:
(1)孟子
背景:战国时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
C、“仁政”学说:(基础: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目的:结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局面)
(2)荀子
观点:A、“性恶论
B、更注重外在的社会规范和刑罚制度对人的制约作用
C、重新解释孔子的“礼”,融礼、法与一炉,政治上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②与孔孟区别:
A、更注重外在的社会规范和刑罚制度对人的制约作用
B、荀子重新解释孔子的“礼”,融礼、法与一炉,政治上主张礼法兼
治、王霸并用,
C、后世儒家多认孟子为正统,奉为儒家的又一正统,而视荀子为
旁门别支
③影响:荀子的思想在后世也有不小影响。
二、儒学的经学化
(一)时代背景:
1、汉初以来,一度沉寂的儒学渐受重视
2、汉武帝继位后,锐意进取,经营开拓,需要积极有为的思想学说为其治国安邦提供理论依据,这成为儒学地位迅速上升的契机。
(二)代表人物:董仲舒
1、历史地位:是汉代儒家代表人物
2、思想特点:糅合改造了道家、阴阳五行家、法家的思想
3、观点:
(1)天人感应学说(政治上)
①倡导“君权神授”,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秉承天意治理人世,所以臣民必须服从天子;
②天又对天子进行监督考察,通过祥瑞和灾异予以褒奖或谴责。
(2)三纲五常(伦理上):
三纲: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达为君臣、父子、夫
妻的等级差别出于天的安排
五常:将仁、义、礼、智、信视作为人处世永恒的道德准则
(3)大一统(目的:顺应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上)(目的:以思想上的一统维护政治上的统一)
4、结果: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并实行(儒表法里)
5、历史贡献:
(1) 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2) 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之一
(三)影响:
在各家学说中获得“独尊”地位,成为统治者极力推崇的官方意识形态
儒家典籍被称为“经”,解释和阐发儒家经典成为专门学问称为“经学”。
1、具体措施:
①武帝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设立五经博士,专事儒经的研究与传授。
②又在长安兴办太学,教授五经,人学者完成学业经考试合格,即可担任官职。郡县也建立地方学校,配有经师授学,以培养官吏的后备人选。
2、影响:①由于经学的研习、传授为学者的人仕开辟了通途,因此通经致用成为文人学士的普遍追求。
②汉代以来,儒学逐渐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广泛而深远。
如何评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1)汉武帝的这一政策与秦代有很大不同,官学独尊后其他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所提倡的儒学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统一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预习材料3-IFS集成财经服务变革.pdf VIP
-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册教学课件.ppt VIP
-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径河延伸线工程.pdf VIP
- ECMO学习心得体会重症医学科陈仁山.pptx VIP
- 2025年度“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活动计划表+2025年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doc VIP
- 最高法案例库-与公司有关的纠纷02-广东某乙公司诉某甲生物公司股权转让纠纷案.pdf
- 心力衰竭专家共识2025年.pptx
- 2023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pdf VIP
- 2024-2025学年深圳市育才二中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深圳市育才二中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