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损害与产能预测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层损害与产能预测分析

目录 一、地层损害因素分析 二、地层测试产能分析 三、储层敏感性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四、储层敏感性快速预测 五、测井预测储层敏感性 六、敏感性平面预测分析 七、核磁测井确定储层伤害程度 八、电阻率测井确定储层污染半径 九、流量计、放射性示踪认识储层有效产能 三、储层敏感性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储层敏感性是储层对于各类地层伤害的敏感性程度。敏感性主要分为速敏、水敏、盐敏、酸敏、碱敏及结垢。它是储层伤害的重要表现形式。 常规的储层敏感性分析研究最根本的方法是敏感性流动实验。目前人们正在研究敏感性快速预测的方法,它直接收集各种岩心分析资料,如薄片、铸体薄片、粒度、压汞、X--衍射、扫描电镜、物性等得出结论。采用的预测方法主要有统计分析法、储层分类法,神经网络法等。这样取得的结果一般从时间上来不及用于取样分析井,因为完成这些实验过程需要较长的实验周期和资金投入。 另外,目前还可采用岩屑分析法,但岩屑受泥浆污染、侵蚀破坏,特别是对自生粘土矿物破坏更大,因此采用岩屑法,分析精度和代表性都还存在着较大缺陷,同时作为实验类方法,仍然受实验周期的限制。 用测井确定储层敏感性一方面可缩短时效、省去对大部分井的岩心分析实验,另一方面可通过测井与地震结合实现探井钻前预测敏感性。 通过文献调研,总结了如下22种参数与敏感性有关: 1)石英含量;2)长石含量;3)岩屑含量;4)泥质含量;5)碳酸盐含量;6)含铁碳酸盐含量;7)硫酸盐含量;8)沸石类含量(含钙);9)蒙脱石含量;10)伊利石含量;11)高岭石含量;12)绿泥石含量;13)伊蒙混层含量;14)绿蒙混层含量;15)胶结类型/接触关系;16)粘土矿物分布形式;17)粒度分选/磨圆;18)孔隙度;19)渗透率;20)地层水总矿化度;21)钙镁离子的相对含量;22)胶结程度。 速敏预测结果 盐敏与酸敏预测结果 碱敏预测结果 五、测井预测储层敏感性 主要分三步进行: 应用自然伽马、自然伽马能谱测井、三孔隙度、自然电位测井等建立起储层敏感性组构参数(粘土矿物、骨架组分、碳酸岩含量等)的预测模型; 应用前述单相关系数加权法建立敏感性预测模型; 代入上述模型、编制程序进行测井连续处理分析,得出敏感性指数曲线。 3.1 骨架矿物组分模型 应用薄片分析资料统计石英、长石和岩屑含量与三孔隙度测井密度、中子和声波的关系,得到统计模型如下: 石英:XQMA=-714.26-6.93×M+11.133×N+14.15×P 长石:XFMA=17.6 +0.06×M-0.057×N-0.19×P 岩屑:XRMA=99.9+0.381×M-1.015×N-0.29×P 式中:M=(TF-AC)/(DEN-DF)×0.3; N=(100.-CNL)/(DEN-DF); P=(TF-AC)/(100.-CNL)×10. 3.2 泥质含量模型 应用粒度分析资料统计粒级小于0.063mm的颗粒累计重量百分比含量与自然伽玛相对值的关系,得到泥质含量模型:SH=10*(0.47+2.95*△GR) 式中:△GR- 自然伽玛相对值(小数);SH- 泥质含量(百分数) 确定储层粘土矿物的主要方法 交会图法 统计预测法 CLASS 程序法 大港官76-30-2井敏感性处理成果 FORWARD下挂接敏感性处理软件操作 六、敏感性平面预测分析 主要分为三步进行: 1)通过收集前人研究成果和地质基础研究获得宏观地质模型; 2)应用测井资料建立单井敏感性数值模型; 3)应用地震资料进行平面预测,它以前两步的研究成果作为约束条件,通过对地震资料进行高分辨率处理和岩性转换处理,实现平面预测 3、测井与地震结合进行敏感性平面预测研究 七、核磁测井确定储层伤害程度 核磁共振测井(NMR)得到的T2分布可揭示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和储层流体性质,它探测范围较浅,位于储层污染范围内,因而为评价地层伤害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由毛管压力曲线知,储层损害后表现出更高的入孔压力,以及更高的束缚水饱和度,整个毛管压力曲线向右上方抬高。 在核磁共振测井上则表现为束缚水体积增大,T2 分布的左端(对应微孔隙端)幅值较大,所占比例也较大。 上述对比表明:常规测井计算渗透率反映地层的伤害前的理想产能; 核磁测井计算渗透率反映地层伤害后的有效产能。 八、电阻率测井确定储层污染半径 根据试井分析理论知: 应用数值模拟确定侵入污染深度 谢谢各位专家,请多提宝贵意见!! 上图是塔里木某井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