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藏描述油藏构造描述
3.微构造研究技术 我国“八·五”以来已经发展了两套微构造研究技术,一套是以较密井网资料为基础,用传统地质精细解剖法的微构造研究技术;另一套是建立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基础上的微构造研究技术。 为了反映出油气层的微细起伏,微型构造图要求等值线间距小,一般1~5 m,作图比例尺要大,一般为1:5000;并且要求必须做井斜和补心高度校正。 (1)密井网小间距等高线法的微构造研究技术 以较密井网资料为基础,以分布较广的主力油砂层顶面或底面为准,采用1~5m 小间距等高线,用等值线内插法绘制构造图(1:5000)。大体上正韵律油层以底面为准作图,反韵律油层以顶面为准作图,对均质厚油层,顶底面均作图。 (2)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技术 ① 地震资料的精细处理、特殊处理 ② 地震剖面精细解释 ③ 用大比例尺、小间距等高线完成最终地震解释成果图。 4.微型构造成因 (1) 由于砂体沉积前的下切作用、差异压实作用和沉积古地形的影响等形成的微型构造,与构造作用力无关。该类成因的微型构造规模和幅度较小。 (2) 由于断层的作用,在沿断层两侧常常伴生小的微断鼻或微断凹槽,其成因可能是下降盘不同部位的下降速度不等造成的。下降较慢部分产生上凸,较快部分下凹;上升盘则因受不均衡拖曳力作用,拖曳力强处下凹,弱处相对上凸。该类成因的微型构造规模和幅度较大。 油气田的构造描述最主要是通过各种构造图件来表达,因此准确的绘好构造剖面图、油藏剖面图和构造图等是关键的部分。数据表和文字描述是用数据和文字将图件所表达的构造形态,概括的用数据和语言表达出来。 九、油藏构造分析与描述 文字描述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描写对象所处的地理和区域构造位置; b.资料情况: 在该地区所作工作取得的各项资料如地震工区大小、测网密度、钻井、电测、取心、试油等的数量和结果以及其他有关认识构造的各种资料情况; c. 构造基本特征描述 构造要素、断层、断层密封性、断块 1.构造要素 (1) 构造轴及轴向 轴向用方位角表示,构造轴线若为曲线或折线时需描述其方位的变化 (2) 构造的长度(长轴)及宽度(短轴) 一个背斜构造若有多个高点时应分别描述各高点的宽度 (3) 闭合面积和闭合高度 (4) 构造倾角 描述构造两翼的倾角,用变化范围(最大、最小值)及平均值表示; (5) 填写局部构造要素表 表5 XX油气田构造要素表 ┌──┬──┬──┬──┬──┬─┬──┬──┬─────┬─────┬─┐ │制图│圈闭│闭合│闭合│高点│轴│构造│构造│X翼倾角 │X翼倾角 │备│ │层位│类型│面积│高度│深度│向│长度│宽度├─┬─┬─┼─┬─┬─┤注│ │ │ │km2 │(m) │(m) │ │(km)│(km)│最│最│平│最│最│平│ │ │ │ │ │ │ │ │ │ │大│小│均│大│小│均│ │ ├──┼──┼──┼──┼──┼─┼──┼──┼─┼─┼─┼─┼─┼─┼─┤ │ │ │ │ │ │ │ │ │ │ │ │ │ │ │ │ └──┴──┴──┴──┴──┴─┴──┴──┴─┴─┴─┴─┴─┴─┴─┘ 2.断层 描述断层的基本组成部分,阐明断层空间位置和与运动性质有关的要素。 (1)断层性质; (2)断层(面)产状:用走向、倾向、倾角表示; (3)断层规模:包括其断距(落差),及延伸长度; (4)断层级别:油田范围内主要描述二、三、四级断层; (5)断层的组合关系; (6)填写断层要素表(表6)。 表6 XX油气田断层要素表 ┌──┬──┬──┬────┬──┬──┬──┬───┬───┬──┐ │断层│级别│性质│延伸长度│走向│倾向│倾角│断距 │钻遇井│备注│ │名称│ │ │ (km)│ │ │ │(m) │井号 │ │ ├──┼──┼──┼────┼──┼──┼──┼───┼───┼──┤ │ │ │ │ │ │ │ │ │ │ │ └──┴──┴──┴────┴──┴──┴──┴───┴───┴──┘ 3.断层密封性 对主要断层,二、三级断层要描述主要发育时期,在油气藏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断层两盘储层接触关系以及其密封性。 (1)断层形成机理: a.断层性质:一般情况下压性断层密封性较好,张性断层密封性较差; b.断层发生时间与油气运移和聚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