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下半省属事业单位能力素质9.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下半省属事业单位能力素质9

一、阅读与理解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3分,共13分) 21、在《孝经》中,“孝”被视为“徳之本”,是“至德要道”。如果将考察的视线再往前推,到德、孝观念形成之初,两者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中国思想通史》以“德-天;孝-祖”描述周人的信仰世界,揭示其道德纲领:在那些观念生成时期,“德”对应着天,“孝”对应着祖。这观点揭示了西周“德”与“孝”之间关系异于后世的特点。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主旨一致的是: A、西周时“孝”以“德”为本,即德是孝的前提 B、西周时“德”以“孝”为本,即孝是德的依据 C、西周时“德-天”与“孝-祖”是同一的 D、西周时“德-天”与“孝-祖”是并列的√ 22、虽然目前我们还没有观测到“黑洞炸弹”现象,但在理论上,一个黑洞如果自转足够快,经过这个黑洞的光线波长足够长,就不会被黑洞吞噬,而会被散射。同样在理论上,如果在黑洞周围布满镜子,被散射的管线就可能被反射回黑洞,之后再被散射……这个过程反复发生,黑洞自转的能量就逐渐转移到不断往返的光线中。当这些光线挣脱黑洞束缚,就在黑洞周围爆发出极强的光和热,相当于一个“黑洞炸弹”。 最适合用作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黑洞炸弹”是什么 B、“黑洞炸弹”在哪里 C、“黑洞炸弹”是实验检测 D、“黑洞炸弹”的理论模型√ 23、很多作家反思个人写作经验时,质疑理论的作用,甚至有人宣称没有学文学理论一样可以写出好作品。学者高小康则在《理论过剩与经验匮乏》一文中指出,现在的文学批评理论,远离文本的阅读经验,理论的指导作用变得捉襟见肘,变成自说自话的独幕剧,它的公共价值变得微薄。 这段话最希望从反面强化的观点是: A、当下文学理论的匮乏和公共价值的微薄 B、当下文学批评的堕落和写作经验的缺失 C、与文学阅读体验相结合的文学理论的必要 D、与文学理论相呼应的文学阅读体验的重要√ 24、她喜欢淘衣服,多得塞满了衣橱、床头乃至床底储物柜,不舍得丢掉。但衣服实在太多了,有些根本没有机会再穿,她把它们分类拍照挂在自己的淘宝店上,期待有人问津,可又担心被人买走,总是忐忑中夹杂着庆幸。这段文字中的“忐忑中夹杂着庆幸”,可以替换为: A、患得患失√ B、顾此失彼 C、左右逢源 D、相得益彰 25、机器人专家曾提出过这样一种理论,即:当机器人与人的相似度达到95%,它将变得极其恐怖。影片《她》表现了类似的认识:那套非常厉害的程序,已经与人类极其接近:但因为那微乎其微的一点差异,最终导致了其自身的崩溃。有人说,那5%的差异,可能就是人性。 下列符合这段文字观点的表述是: A.机器人与人类的相似超乎想象 B.人类对机器人的优势微乎其微 C.机器人与人类的本质差异所在√ D.人类对机器人的主要认识依据 26、如果说统一的国家考试无法克服其内在性的僵化,那么,通过战略性的制度重组,将考试的僵化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大学招生录取体系的弹性,进而缓解甚至消除整个高考制度的僵化,也许是一个稳健务实的改革路线图。至于由此带来的对公平的影响,需要相关配套制度予以完善。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的话题是: A.应当改革现有高考制度 B.如何改革现有高考制度√ C.应当完善现有高考的配套制度 D.如何完善现有高考的配套制度 27.拖延、囤积、注意力匮乏、“选择性障碍”“社交恐惧”…..似乎突然之间,这样古怪的病症在都市人群中爆发。病因暧昧且无计可施。有人认为,这些“病症”的出现,与中国在都市进程的加速以及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特征息息相关。实际上,这些“病症”处于某些心理障碍和真正疾病之间。它更像是一种对于当下精神状态的随意描述。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对于这些“病症”的描述,作者的立场是: A、不认同 B、不理解 C、不否认√ D、不排斥 28、我们今天所梦想的似乎就是取消一切实体。书籍与纸张不必再必然联系;演唱会、展览等一切需要实际感受的文化活动空间逐渐被各种神奇的“虚拟体验”取代。当皮肤这个人体最发的器官及其感觉实现虚拟化,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石将完全崩溃。互联网正在从一个伟大的技术和工具,渐渐变成不容批判的“大独裁者”。 这段文字的主要用意是: A、埋怨互联网威权 B、警惕互联网威权√ C、抗拒虚拟体验 D、怀疑虚拟体验 29.一位爱尔兰精神病学家提出,很多天才,包括牛顿、莫扎特、贝多芬、爱因斯坦,多半是“亚斯伯格症候群”。这是一种较为缓和的自闭症,有这种病的人,会有超凡的艺术创造力与高超的数学天赋。这些人多有用不完的精力、敏感的感官知觉、高智商、永不枯竭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较极端的情绪高低潮等特征。 上述材料未涉及的内容是: A.天才的艺术才华 B.天才的数学天赋 C.天才的行为特征√ D.天才的人格缺陷 选A ? c d d ? C B 36 d 37 c 38 b A ? C D A C B C A 51a 5

文档评论(0)

haowendangq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