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毒死蜱的总结研究
毒死蜱的研究现状了解
毒死蜱(Chlorpyrifos),英文名dursban或lorsban,商品名乐斯本、蚁定清、新农宝,化学名称O,O.二乙基.O.(3,5,6-三氯.2.毗啶基)硫逐磷酸酯。其分子式为c9HltCoN03PS,分子量为350.6,是美国陶氏化学公司(Dow Chemical Co.)【1】于1965年开发并研制出来的一种高效、广谱、中等毒性的有机磷杀虫、杀螨剂,并获得专利(USP 3244586)。毒死蜱广泛用于防治水稻、麦类、玉米、棉花、甘蔗、茶叶、果树、花卉和牧畜等方面的螟虫、卷叶虫、粘虫、介壳虫、蚜虫、叶蝉和害螨等百余种害虫(Kenagaetal.,1965;Kaleetal.,1999;Mallick etal.,1999)。
1.1毒死蜱的理化性质
毒死蜱原药为白色颗粒状结晶,室温下稳定,在碱性介质中易分解,有硫酵臭味,比重1.398(43.50℃),熔点41.5~43.5℃,蒸气压为18.7×10巧毫米汞柱(25℃),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mgkg~,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2】(王焕民,1989)。
1.2毒死蜱作用方式与杀虫机理
毒死蜱具有触杀、胃毒作用,由于其挥发性相对较高,所以也有熏蒸作用【3】。毒死蜱是一种神经毒剂,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使神经突触部位大量乙酰胆碱积聚,致使突触后膜不断激活,神经纤维长期处于兴奋状态,正常的神经传导受阻,从而使昆虫中毒致死(王焕民,1989)。
1.3毒死蟀的生态毒性
按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毒死蜱属中等毒性杀虫剂。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135~163mgkg一,急性经皮LDs02000mgk91,对实验动物眼睛有轻度刺激,对皮肤有明显刺激,长时间多次接触会产生灼伤。大鼠亚急性经口无作用剂量为0.03 mgkg.1,慢性经口无作用剂量为o.1 mg k百1,狗慢性经口无作用剂量为0.03 mg kg一。对鱼类及水生生物毒性较高,缸鳟鱼LCso为15 mg kg1(96小时,72℃),对蜜蜂有毒(Gelset a1.,2002),对大型蚤最大无影响浓度为0.Ol ugkg1(谭亚军等,2004)。对蚯蚓的生物量和胆碱酯酶活性有影响(Reinecke and Reinecke,2007)。毒死蜱能抑制人体胆碱酯酶活性,蓄积于神经系统后导致恶心、头晕、甚至神志不清,高浓度暴露可造成呼吸麻痹和死亡(Oliver et a1.,2000;Hancock et a1.,2007;Karret a1.,2007),室内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TLV)0.20 mg m-3。Sherman(1996)报道了美国儿童因其母在妊娠首3个月接触毒死蜱,结果出现广泛的出生缺陷,包括脑、限、耳、牙、心、足、乳和生殖器等缺陷。Whitney等(1999)研究表明毒死蟀在无明显毒性效应或代谢物产生的作用下可对大脑发育或功能产生影响,低剂量引起DNA
和蛋白质合成特异性抑制,长期或重复给予亚毒性剂量可对细胞、神经轴突产生影晌,
甚至引起行为改变【4】。由于毒死蜱对人的潜在影响,因此,许多国家对农产品,特别是蔬菜上的毒死蜱残留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如日本规定大米、麦类等粮食作物上最高残留限量为O.1 mgkg1、甘蓝和白菜为1 mg kg-1、西红柿和甜菜为O.05 mgkg‘、其它蔬菜上的最高残留限量一般为O,01 mg kg~;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规定毒死蜱在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O.05mgkg1;中国规定毒死蜱在叶菜类蔬菜中最大残留限量为1 mgkg‘,明显高于国际标准。
第二章 毒死蜱环境行为
2.1毒死蜱的水解
毒死蜱在水体中较稳定,其在水体中的半衰期受pH值、温度、离子强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Liu et a1.,2001;Mazanti et a1.,2003;Capri et a1.,2005;田芹等,2005)。毒死蜱属于二烷基磷酸酯类农药,在水介质中的水解反应是亲核加成取代反应(SN2),随着介质中的OH。浓度加大,反应速率变快。因此,pIa值对毒死蜱的影响较为显著,毒死蜱在酸性条件下较为稳定,碱性条件下易降解。Racke等(1988)曾经报道毒死蜱在碱性环境中(pn 7.5~9.0),毒死蜱会较侠水毹生成3,5,6.三氯.2.毗啶酚(3,5,6一trichloro一2-pyridinol,TCP)。同时,温度也是影响毒死蜱在水体中降解的主要环境因素,随着温度的升高,⑧毒死蜱的降解明显加快。Li一u等(2001)研究了切萨皮克湾(Chesapeake Bay)地区4条支流自然水体中毒死蜱的水解,水的盐度在吐17‰之间时,水解半衰期从24 d到126 d不等,毒死蜱的水解受pH、水中的盐度、cu2+等成分的影响。Mazanti等(2003)进行了毒死蜱、阿特拉津和异丙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