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9节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测试(解析版).doc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9节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测试(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9节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测试(解析版)

第九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选择题 1. 在纪录片《世界历史》中提到,人们可以不住在农场,可以在二月份吃上蓝莓(一般夏季结果),能接受十二年制的免费义务教育,这一切都应归功于 A. 民主制度 B. 地理大发现 C. 工业革命 D. 城市化进程 【答案】C 【解析】工业革命促使交通工具的革新,“不住在农场”说明是新式交通的发明使用;“二月份吃上蓝莓”说明是飞机的发明和使用,显然是工业革命成果,故C正确;A属于政治层面信息;B是15-16世纪,主要是商品种类变化;D属于工业化带来的影响。 2.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 A. 蒸汽机的改良 B. 计算机的诞生 C. 相对论的提出 D. 电力的广泛应用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电力的广泛应用,故D项正确;蒸汽机的改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故A项错误;计算机的诞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故B项错误;相对论的提出是属于科技理论,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故C项错误。 3. 英国曾是拥有最大的殖民地的国家,但在1852年英国首相本杰明·狄士累利却说:“殖民地是挂在我们(英国)脖子上的沉重磨盘。”这深刻反映了 A. 当时的英国已无力统治更多的殖民地 B. 这一时期英国不再需要广阔的殖民地 C. 自由贸易发展将改变英国的殖民方式 D. 北美独立导致英国殖民大国地位丧失 【答案】C 【解析】据材料“1852年……殖民地是挂在我们(英国)脖子上的沉重磨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自由贸易发展成为潮流,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占领殖民地的方式不能适应这种趋势,故C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英国无力统治更多的殖民地的问题,故A项错误;广阔的殖民地仍然有利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故B项错误;北美独立在1783年,与题干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C。 4. 推动下表所列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A. 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B. 技术革命与生产关系变革程度不同 C. 政体改革推动了经济髙速发展 D. 国家干预与福利制度保障政策不同 【答案】B 【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美国和德国发展迅速,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不如美德,这与技术革命与生产关系变革程度不同,故B项正确;此时期殖民扩张的速度减慢,殖民地基本被瓜分完毕,故A项错误;C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特点,排除;国家干预经济是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故D项错误。 5. 19世纪70年代初,即法国工业革命完成时,平均每家企业雇佣工人还不到3人,1000人以上的大企业只有100多家,而雇佣一二人的小企业多达数1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0%以上。这种状况表明法国工业革命的特点之一是 A. 工业成本昂贵,重工业发展缓慢 B. 小企业大量存在,企业经营分散 C. 流动资本不足,工业企业投资少 D. 小农经济发达,劳动力供应不足 【答案】B 6. 下表反映了英国不同时期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地域分布情况(单位:%)。表中信息表明 A. 英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B. 亚非拉地区经济水平大大提高 C. 亚非拉地区殖民化程度逐渐加深 D. 英国在欧洲的产品销售额下降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数据表格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据表格中数据变化可以看出英国出口欧洲、美国、加拿大、西印度的制成品百分比在1804年之后不断降低,说明英国产品的竞争力在降低,故A项排除;数据表格中亚非拉地区的进口英国制成品呈不断增长趋势,说明该地区经济水平不高,且说明了英国殖民地化程度在逐渐加深,故B项排除,C项正确;表格中数据仅是制成品的出口情况,无以说明“在欧洲产品销售额下降”,故D项排除。 点晴:数据表格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数据表格反映的现象与实质,解题时一是需要对数据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趋势的准确认识,二是需要紧扣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三是需要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四是综合备选项综合分析判断。 7. 《怎样做大国》指出:“以粗略的线条勾勒现代金融市场,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 A. 是欧洲“商业革命”的结果 B. 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 C. 工业革命起了决定性作用 D. 最终改变了欧洲的传统地位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的第一句话就是切题点抓住“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轨迹”这一主线,后面著作的论述其实都围绕着“发展轨迹”来勾勒一个“变迁”的过程,即中心的转移由“佛罗伦萨”到“阿姆斯特丹”再到“纽约”也即中心由欧洲转移到了美国,故D项符合题意;题干中提到现代金融起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据所学知是在14世纪,因而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