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地质学绪论5.ppt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普通地质学绪论5

普通地质学 Physical Geology 教师:喻建新 电话地点:主楼812 地质学经典语录:搞地质,既可以上天堂,也可以下地狱(殷鸿福院士) 课程安排 一、课程类型 讲课 40学时 实习 4学时-矿物、岩石 野外 4学时 二、教材 《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等,2002,地大 三、参考数目 《普通地质学》黄定华,2004 《地球科学概论》刘本培,1999 《physical Geology》王家生等编,校内版本 课程安排 一、上课时间 每周三下午7,8节,周五晚上三节 二、课程类型 讲课 72%(36学时) 实习 16%(8学时) 讨论 12%(6学时) 三、参考书目 1、《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 等。2002,地大版 2、《普通地质学》徐成彦,赵不亿,1988,地质版 3、《普通地质学》许至平,1990,煤炭版 4、《physical Geology》 5、《Earth》Raymond Siever,1982 四、考察方式 笔试 50%(试卷) 口试 30%(背诵和展讲) 平时 20%(实习和作业) 课程学习要求 成绩=口试(10分)+平时(20分)+期末闭卷(70分) 预习-概念,把问题带到课堂 上课-认真听,多思考,勤做笔记,不允许拷贝幻灯片讲义 总之:多看,多问,多想 教学基本要求 牢记地质学的基本概念 初步学会认识常见矿物和岩石 熟悉地质学有关的英文术语 培养地质思维方式(很重要) 了解人-地球之间的相互关系 培养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 普通地质学的任务和内容 普通地质学是为学习专业地质学而设立的一门基础课 普通地质学主要内容包括 地球和地壳的基本特征 各种地质作用的一般规律和结果 地球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和学说 环境地质的基础知识 你们看到的就是我们要研究的 What is Physical Geology? 绪 论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地质学的发展史 历史比较法 地质学的时间和空间 地质学的工作方法 接见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 中外科学家时的讲话 地球科学的根本任务在于认识地球, 并利用这种认识保证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 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球科学负有重大历史责任,是大有前途的科学。 江泽民 1996.8.7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地质学(geology) 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 地质学主要研究的内容是: 地球的物质组成 地球的构造 地球的演化历史 地质学对象——研究地球的科学 远眺珠穆朗玛峰 地球和月球 地质学的主要分支 根据地质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的不同,地质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分支 基础性的地质学: 研究地球物质组成: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等; 研究地壳运动,变形: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等; 研究地球的演变历史:古生物学,地层学,地层学,古地理学,新近纪地质学等 研究矿产资源的形成分布:矿床学,石油地质学,煤田地质学等 应用性的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震地质学,环境地质学,旅游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煤田地质学等 地质学简史 地质思想的萌芽:新石器时代-18世纪中叶 近代地质学的诞生: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 现代地质学的确立和大发展:19世纪中叶-1950年代 地学革命阶段:1960年代-现在 人类对大自然的好奇-地质学产生 地质思想的萌芽阶段 青铜时代 司母戊方鼎和纵目铜面具 大冶战国古铜矿遗址 大冶铜绿山古矿井遗址是迄今已发掘的生产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古铜矿。它的开采于西周到汉代,累计产铜不少于八万吨。 中国古代的盐业技术 燊(shen)海井的天车 燊海井的开凿,不仅揭开了这块三迭纪嘉陵江石灰岩地层地区的秘密,而且由此因盐兴市,各地盐绅商贾纷至沓来,凿井设灶,一时市景繁华。 近代地质学的产生和发展 文艺复兴使欧洲进入了一个科学革命的时代。 工业革命的产生促进了对矿产的需求。 18世纪末期,地质学从矿物学中分离出来 著名的“水火之争” 地层学的产生 灾变论与均变论 水火之争 魏纳(A. G.

文档评论(0)

haowendangq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