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004 与天地君亲并位的万世师表 ? ?? 024主张“仁义”和“王道”强调君舟民水的思想家??? 022光大儒家,提出“仁政” “民贵君轻”的“亚圣” ?????? 孔子 孟子?? 荀 况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伟人 创立 继承与发展 “焚书坑儒”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黄帝像 老子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汉初巩固统治的指导思想 内容: b.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特点: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a.以道家为基础,兼采各家学说。 1.黄老之学 治身(养生)、治国 经济残破、百废待兴 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汉初,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黄老之学强调的“无为而治”适应这种社会状况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西汉初的社会状况 a.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的形势需要休养生息,黄老之学与当时的现实需要相适应。 b.西汉初期统治者接受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2.黄老之学兴起的原因: a.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被以后的朝代借鉴。) b.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c.出现了“文景之治”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3.黄老之学的影响 想一想 既然黄老政治的实施对西汉初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为什么汉武帝时,黄老之学会被新儒学所取代呢?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 新儒学取代黄老之学的原因: 材料一: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边境)廪庾(粮仓)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汉书·食货志》 ▼边境不宁 ▼诸侯王势力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土地兼并严重 ▼阶级矛盾尖锐 ▲加强中央集权 ▲加强君权 ▲限制土地兼并 ▲缓和阶级矛盾,制定规范限制人民 面临问题 董仲舒的学说 解决之道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上的统一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限田、薄敛、省役 ◇制定道德标准“三纲五常”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采纳 a.“无为而治”不能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匈奴南下侵汉;诸侯“自为法令,拟于天子”-----七国之乱) b.儒学的自我调节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吸收大一统的思想。 c.汉的强大使其统治者不满足于“无为”,推崇 “有为”而治。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新儒学取代黄老之学的原因: 2、董仲舒的新儒学 董仲舒简介 思想来源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新儒学取代黄老之学的原因: 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 2、“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董仲舒传》 1、董仲舒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人君受命于天,对人间进行统治。人君无道,天就会降灾祸进行来谴责和警告。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天人感应” “春秋大一统” ⑴君主统治的合理性-----人君受命于天,君权神授,进行统治,所以要“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⑵对君主实行限制-----如果人君无道,天 将降下灾难来谴责和威慑。 总而言之,人君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统治才能持久;天道、人道相互感应。 天人感应内容: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天道”就是“三纲五常”(三纲:君臣、父子、夫妻 五常:仁义礼智信) 3、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 ——《汉书 董仲舒传》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纲五常 2、董仲舒的新儒学 董仲舒简介 新儒学的内容 思想来源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新儒学取代黄老之学的原因: “天人感应”学说(主要内容):“君权神授” 、“遵循天道,实行仁政”、“以德为主,以刑辅德”;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纲五常” 2、董仲舒的新儒学 董仲舒简介 新儒学的内容 思想来源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新儒学取代黄老之学的原因: 新儒学的影响 c.儒家思想成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确立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a.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b.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 1.新儒学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为汉武帝采用 2.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a 起用文学儒士参政 b 兴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01安吉县山洪灾害调查报告.pdf
- 方菱数控F162X(Ver2.3)F1620、F1621、F1627D、F1627S弧压调高器操作手册.pdf
- 中国地图可填色可编辑PPT模板.pptx VIP
- 《深度入局》 程序化数字户外媒体2025中国内地市场白皮书.pdf VIP
- 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新题之基因工程.pdf VIP
- 早产试题及答案.doc VIP
- 仁爱版七年级英语下册 动词过去式 复习课件(共28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马丁·加德纳:啊哈!灵机一动(妙想奇思——趣味数学谜题60例).doc VIP
- (完整)小学一年级英语试卷 .pdf VIP
- 钳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