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进独龙江
走进独龙江
云南三江并流风景区的西面,在高黎贡山和担当里卡山之间,有条神秘的独龙江峡谷,以及神秘的民族--独龙族。今年秋天,和几个朋友走进独龙江,在那里呆了9个日夜,其中用五天时间走了近100公里的马道,经历一次恐怖的蚂蟥雨,看了独龙族的剽牛祭祀活动,这是一次难忘的旅行经历。
地理:位于云南怒江州贡山怒族独龙族自治县独龙江乡,担当里卡山和高黎贡山之间,西与缅甸接壤,独龙江发源于西藏察隅地区,在云南省内的有80多公里,经马库流入缅甸,称作为恩梅开江。独龙江峡谷一年四季有三分之二下雨,在独龙江的日子我只看到3次短暂的蓝天白云,河谷地带属于干热河谷气候,十一月初应该是最佳的旅行季节,少雨、天气晴朗。
行:从贡山进入独龙江有两条路线,一条是马帮走的老路,“最后的马帮”就是讲述发生在那条路上的故事,途中要翻越雪山--南磨王丫口,路线很艰苦,3天可以到前乡政府所在地巴坡,近年来随着独龙江公路的建成,它失去往日的繁华,人气丧失殆尽,地图上曾有的地方很多不见了踪迹,据珠海朋友说根本没有所谓的三队的地方,找个平地扎营都很难,现在它由于更艰苦,名副其实地成了旅游探险者挑战自我的徒步路线了;独贡公路现在成为进出独龙江的主要选择,每天有三辆吉普车跑运营,北京吉普战旗,三排座位的车竟然要装下13个人,蜷缩在座位上颠簸五六个小时,我等大个子们就受足洋罪了;独龙江乡政府孔当在几年前只有几户人家,公路给它带来了飞速的发展,已经有了几百家人了,村口(作为一个镇实在太小了)已经有了30米左右的高速路,独龙江上的第一座公路桥在我离开的那天也已经开通了,只是河西还不通车,有消息说明年要把公路修到献九当和巴坡了,今后会一直到迪政当和马库,人们可以坐车游览独龙江了;也许很多人认为公路的修建会破坏独龙族的文化与传统,但是如果你走过那崎岖的马道,就会体会到当地人的生活的艰辛与不便,公路或许给了他们改变贫困的唯一机会;独龙江上的交通主要是藤桥和溜索,从孔当到雄当我看到了许多的藤桥,基本上桥面都是一些很滑的木板或者竹子,两边用藤条拉住,走在桥上晃晃悠悠的,站在桥当中人会感觉像在逆水行舟,溜索现在已经很少用了,在独龙江的这些天我只看到过一次空荡荡的溜索,比起怒江上的有所不及了;徒步独龙江算不上最艰苦的徒步路线,然而独龙江雨水奇多,路上永远是泥泞不堪,布满了青苔的石块,一不小心就会滑到泥浆里面,其实这些都算不了什么,让人恼怒的是整条路线上无处不在的蚂蟥,或细如发丝,或粗如麦秆的黑褐色的软体动物,晴天或许只有几条往身上爬,如果是下雨天会有成百上千的蚂蟥从各个角度来袭击,最恐怖的那个下雨天,蚂蟥们排着进攻方队冲向每个人的鞋子、裤腿、雨衣和衣服上,行军期间非但无暇顾及风景,而且时时注意这些虫子,休息的时候,除了喝水就是捉蚂蟥,就是这样大家也是纷纷中弹无人幸免;
防蚂蟥大法:1、蚂蟥是天生的吸附高手,吸盘可以牢牢地吸住任何材质的衣服,而且速度极快,极其擅长钻营,有一点缝隙就可以钻进去,因此着装很重要,首先袜子的缝隙一定要小,长筒运动袜比较好,可以套住裤腿,我在迪卡农买的五双一打的黑色袜子就很好用,蚂蟥们只有闻脚臭的份了,冲锋裤被实践证明是中看不中用的,凡是穿冲锋裤的同学都比较惨,蚂蟥甚至会从拉链的缝隙中钻进去,所以一条没有缝隙的长裤是很重要的,我在迪卡农买的几十块钱的最便宜登山裤一直没让我失望(我可不是迪卡农的托哦),牛仔裤也是不错的选择,冲锋衣在下雨天是必备,用雨衣会死得很惨,由于雨衣一般都很长,甚至会拖到地面,蚂蟥们就会顺着雨衣的内侧外侧蜂拥而进,特别是内侧进来的无从防备,我为此献出了我的第一次,据说某位同学回到北京还从雨衣里找到蚂蟥的尸首。。。如果不下雨穿短袖是明智选择,可以随时观察手上的敌情,我就是一路走一路看,直到最后一天才中招的2、蚂蟥一般都用吸盘附着在低矮植物的叶片上,另一头作360度旋转,一旦有物事过来就迅速搭上去,所以蚂蟥最容易上鞋子和裤腿上,所以走路的时候尽量靠在中间,不要再草丛中停留,如果不小心摔倒在草丛里,一定要仔细检查后再走,下雨天更不要停留,我曾低头仔细观察,几乎每片叶子上有6-7条蚂蟥在舞动!3、关于绑腿和雪套的作用我看不是很明显,但是由总比没有好,有备无患,蚂蟥吸血一般都没有感觉,不疼不痒,就是会血流不止,有些恶心4、对付小股部队的蚂蟥,尽可以用打火机和香烟来烫死,也作为行军休息时候的娱乐活动,一般不能用手硬拉在吸血的蚂蟥,最好的武器就是盐,所有这些软体动物都怕脱水,我们曾看着吸饱了血的蚂蟥一口一口的又吐血在石头上,血腥无比!独龙族的老乡告诉我们防蚂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裤腿上抹上盐,它们就爬不上来了,于是就有几百只蚂蟥在我鞋子上望盐兴叹的壮观场面;5、防蚂蟥十分重要的一项原则,不要在下雨天在蚂蟥区旅行,不要在雨季去蚂蟥区旅行,这是血的教训;6防蚂蟥终极大法,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