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8年中考语文教材梳理九上第五单元复习课件.ppt

2018年中考语文教材梳理九上第五单元复习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文言文梳理 诗词鉴赏 字词梳理 6.更若役,复若赋。 [译文] 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 7.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译文] (假使)当初我不干这个差事,那就早已经困苦不堪了。 8.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译文] 把他们土地上生产出来的东西都拿出去了,把他们家里的收入也都拿出去了。 9.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译文] 有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比毒蛇更厉害呢? 10.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译文] 因此我写下这篇说,以期待那些(朝廷派遣的)考察民情的官吏得到它,进而希望唐王朝最高统治者知道这种情况。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文言文梳理 诗词鉴赏 字词梳理 七、内容理解 1.课文开头第一句说“永州之野产异蛇”,接着从三方面对这种蛇之“异”进行描述。请你指出这种蛇哪三方面“异”,并用原文具体说明。 [点拨] ①蛇颜色之异:黑质而白章;②蛇毒性之异: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③蛇用途之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文言文梳理 诗词鉴赏 字词梳理 2.“永之人争奔走焉”的原因是什么?试分析这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点拨] 原因是为了免受苛征重赋之苦,一个“争”字反映出“赋敛之毒”比蛇还要厉害。与后文“苛政猛于虎”相呼应,暗示永州之人不堪为田赋所累,尽管像捕蛇这样危险的差事,也争着去做。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文言文梳理 诗词鉴赏 字词梳理 3.怎样理解文中蒋氏“专其利”中的“利”? [点拨] 所谓的“利”是用蒋氏祖父和父亲的生命以及自己的九死一生换来的,隐含着无限的辛酸和痛苦。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文言文梳理 诗词鉴赏 字词梳理 4.文末“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一句表明写作意图的同时,还反映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观念?请从文中再找一依据证明自己的看法。 [点拨] 思想感情:对下层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依据:余闻而愈悲。 思想观念:对统治者不顾百姓死活的苛政的痛恨。 依据:“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文言文梳理 诗词鉴赏 字词梳理 5.这篇课文写作上最突出的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写了两方面的对比:异蛇之毒与捕蛇之险;捕蛇者与缴赋者。而后者的对比又表现在多个方面,具体是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点拨] ①“乡邻赋敛之苦”对比“蒋氏捕蛇之‘乐’”;②乡邻因赋税而号呼转徙,饥渴顿踣,死者相藉,十室九空的现实与蒋氏以捕蛇独存;③乡邻因赋税而受悍吏的骚扰,哗然而骇,鸡狗不宁而蒋氏只要蛇在便“弛然而卧、熙熙而乐”;④乡邻的痛苦是“旦旦有是”而蒋氏“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文言文梳理 诗词鉴赏 字词梳理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文言文梳理 诗词鉴赏 字词梳理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文言文梳理 诗词鉴赏 字词梳理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文言文梳理 诗词鉴赏 字词梳理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文言文梳理 诗词鉴赏 字词梳理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文言文梳理 诗词鉴赏 字词梳理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文言文梳理 诗词鉴赏 字词梳理 六、重点句子翻译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文] 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该办而未办的事全都兴办起来。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译文]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3.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译文] 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水中游来游去。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 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文言文梳理 诗词鉴赏 字词梳理 七、重点句子翻译 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译文] 桃花林在溪水源头消失,(渔人)就看见一座山。 2.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文] 渔人觉得非常诧异,再向前走,想走到那片桃林的尽头。 3.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译文] 在这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的穿戴,都跟外面的人完全一样。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文言文梳理 诗词鉴赏 字词梳理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老人、小孩都高高兴兴而自得其乐。 5.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译文] 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样一位客人,都来(向他)打听消息。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情一一向他们详细地说出,(大家听后)都感叹不已。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文言文梳理 诗词鉴赏 字词梳理 八、理解背诵 1.本文线索: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发现→访问→离开→再寻)。 2.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

文档评论(0)

se7en糖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