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化学毕业论文-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及技术进展.docVIP

油田化学毕业论文-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及技术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庆石油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及技术进展 学科专业: 油田化学应用技术 学生: 刘彬 指导教师: 于翠艳 入学日期:2007年9月 论文完成日期:2010年4月 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及技术进展 摘 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含油污泥的来源及各种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第1章 前 言 1 第2章 含油污泥的危害和来源 2 2.1含油污泥的危害 2 2.2 含油污泥的来源 2 2.2.1 原油开采产生含油污泥 2 2.2.2 油田集输过程产生含油污泥 2 2.2.3 炼油厂污水处理场产生的含油污泥 3 第3章 我国处理含油污泥的现状 3 3.1 我国含油污泥调制—机械分离技术现状 3 3.2 我国含油污泥焚烧技术现状 3 3.3 我国含油污泥生物处理技术现状 3 第4章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进展 5 4.1含油污泥减量化处理技术进展 5 4.1.1 含油污泥调质技术 5 4.1.2 超声波预处理技术 5 4.2 含油污泥稳定化处理技术进展 5 4.2.1 生物处理 5 4.2.2 固化处理 6 4.2.3 焚烧处理 6 4.3 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进展 7 4.3.1 含油污泥热解 7 4.3.2 溶剂萃取处理 7 4.3.3 化学热洗处理 7 4.3.4 焦化处理 8 4.3.5 回灌调剖技术 8 第5章 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 谢 11 第1章 前 言 国外对于寻找合适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也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实验了多种处理方法。经萃取分离法能得到可直接利用的原油及有机物,而余下的泥水则返回变为可利用的资源,从而消除了污染,是油田上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是,这种方法存在流程长、工艺复杂、处理费用高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热解吸是一种改型的污泥高温处理方法。即使含油污泥在绝氧条件下加热到水沸点与烃类物质裂解温度之间,然后在闪蒸塔里轻质烃和水通过蒸发冷凝的方式回收;重烃质和无机物以泥浆的形式从分离塔里取出,进行固液分离后将重质烃回收。高温处理工艺因为通过冷凝对烃蒸汽加以回收,故不会污染空气。 调质-机械分离处理技术在国外已经相当成熟,并且在污泥化学调质方面,发展了一系列新型高效溶剂萃取处理技术的高分子絮凝剂。此工艺是利用破乳剂改变含油污泥颗粒的结构,破坏胶体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然后利用三相离心机对处理后的污泥进行油、水、泥三相分离,处理后原油回收率可达90%以上。 热水洗涤法是美国环保局处理含油污泥优先采用的方法。法国、德国的石化企业多采用焚烧的方式,灰渣用于修路或埋入指定的灰渣填埋场,焚烧产生的热能用于供热发电。尽管国外的许多先进的技术目前都已有了成功的例子,但是由于我国的各方面条件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使得这些高效的技术不能在我国得到全面的应用。我国只能借鉴其精华,创新出适用于我国现状的污泥处理技术[1]。 第2章 含油污泥的危害和来源 含油污泥是石油生产的伴随品,是石油生产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也是影响油田及周边环境质量的一大难题。含油污泥中大量的有机物和丰富的氮、磷、硫等营养物质,不加稳定处理的污泥任意排入水体,污泥中的有机物和氨氮将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氧,导致水体水质恶化,严重影响水生物的生存,营养物质又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在沿海海域造成赤潮和绿潮。除此,不同成分的含油污泥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危害是不同的[7]。 2.1含油污泥的危害 油田含油污泥的组成成份极其复杂,是一种极其稳定的悬浮乳状液体系,含有大量老化原油、蜡质、沥青质、胶体、固体悬浮物、细菌、盐类、酸性气体、腐蚀产物等,还包括生产过程中投加的大量凝聚剂、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水处理剂。并因其体积庞大,排放后不但占用大量耕地,而且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都将造成污染。我国现已对含油污泥的排放加强了重视,目前明确规定,肆意排放未经处理的含油污泥将处以罚款。这样虽然限制了部分污染物的排放,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含油污泥的处理是油田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另外,污泥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虫(卵)、重金属、放射性核素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这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也是一个极大的危害,是导致很多致命疾病的罪魁祸首,可以说是一个隐形杀手,故油田含油污泥已被列为危险固体废弃物[2]。 2.2 含油污泥的来源 2.2.1 原油开采产生含油污泥 原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地面处理系统,采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再加上污水净化处理中投加的净水剂形成的絮体、设备及管道腐蚀产物和垢物、细菌(尸体)等组成了含油污泥。 2.2.2 油田集输过程产生含油污泥 油田含油污泥的主要来源于接转站、联合站,钻井、作业、管线穿孔而产生的落地原油及含油污泥[3]。油品储罐在储存油品时,油品中的少量机械杂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e1222307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