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耕陶中草药宝库“淘金人”.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耕陶中草药宝库“淘金人”

刘耕陶中草药宝库“淘金人”   25名博士、硕士研究生,13项专利,10项国家或部级奖,1 部《当代药理学》……这是刘耕陶40年来的成果与自豪。从五味子到联苯双酯再到双环醇的研究和开发,刘耕陶一次次品味到科研创新中的苦辣酸甜……   刘耕陶是我国著名生化药理学家,肝脏药理学研究专家。湖南双峰人。1956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理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等职;出任过《中国工程科学》、《中国药理与毒理学杂志》等 10种学术和专业刊物编委,系美国纽约科学院会员、美洲华人生物科学会终身会员、国际药物代谢学会会员、卫生部药物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协调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药理学会抗炎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中国自由基与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捡回丢失的金子”      2001年11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重庆厅人头攒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自豪地宣布: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肝炎国家一类新药――百赛诺上市了!   业内人士都知道,成功研制一个新药,国外需要耗资2亿~3亿美元。我国的科研工作者仅花了不到国外5‰的科研经费,就研制成功了百赛诺。面对成功,百赛诺的主要发明人之一刘耕陶在喜悦之余,有的是更多的感慨:“我们本该有更多这样的新药。”   1972年2月4日,刘耕陶出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新成立的新药研究组组长。当时所领导的意图是为贯彻毛泽东的中西医结合创立新医药学的号召,组织一些人进行中西医结合创立新医药学的研究,至于具体研究什么内容,要大家自己去选题。时年40岁的刘耕陶和组内同事在查阅大量中草药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到北京有关医院调查研究,最终,刘耕陶提出一个设想:以肝脏生化药理结合中医扶正培本理论作为研究方向,首先从五味子和灵芝的研究做起。   这个研究课题很快得到批准。于是,刘耕陶等围绕肝脏药理结合五味子和灵芝等中草药不断研究和扩展,先后与植物化学家陈延镛、黎莲娘,药物化学家谢晶曦、??瑾等合作,在研究五味子的药理和化学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出治慢性肝炎新药联苯双酯(DDB)。此药在国内已广泛应用近20年,并向4个国家出口,被收入《中国药典》,并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卫生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和第35届比利时布鲁塞尔世界发明博览会“尤里卡”金质奖。这是中国首创的治慢性肝炎药走向世界的开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982年,也就是刘耕陶主持研制的第一个治疗肝炎的国家一类新药联苯双酯问世的这一年。德国拜尔药厂的几位同行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参观时,对联苯双酯发生了极大兴趣,认为联苯双酯一定会为研究所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当他们得知此药没有申请专利保护时,遗憾地说:“没有专利,就意味着自己的创新成果得不到保护,丢掉了许多金子。”   这几位外国同行的话深深地留在了刘耕陶的心里,他发誓一定要把丢了的金子捡回来,找到一个有专利保护、效果比联苯双酯更好的新药。他领着课题组开始了更深入地研究与探索,经过对联苯双酯进行合成改造,筛选出了新的化合物双环醇,发现它在降转氨酶保护肝脏的同时,对肝炎病毒也有一定作用。经过6种化学性、免疫性对肝损伤动物模型的考证,发现双环醇的保肝作用比联苯双酯强2~3倍。经过大量细致的合成、筛选、药理、毒理、药物代谢动力学、质量控制、制剂等科学试验,顺利地完成临床前药理及药学研究工作,1996年经卫生部批准进入临床试验。经北京、上海多家大型医院对双环醇进行为期4年多的临床实验,证实慢性肝炎患者经过双环醇治疗,临床症状和肝功能都得到改善。乙型肝炎病人服用双环醇6个月后,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均明显下降。双环醇还可以使部分病人乙肝e抗原阳性者阴转并产生乙肝e抗体,HBV-DNA慢性者阴转。长期服用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刘耕陶将有关研究结果写成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内外著名刊物,并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作报告,先后有数百名外国同行来函索要论文单行本。 显然,刘耕陶的研究受到国外同行的关注。   2001年9月,对于刘耕陶和他的同事们来说是个值得庆贺的月份:双环醇有了自己的商品名――百赛诺,并通过国家药监局新药证书申报,拿到了新药证书。作为我国第一个上市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百赛诺在国内有12年行政保护期,并已在国外15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专利保护。同年,刘耕陶凭此战果捧回了“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奖。   丢了的“金子”捡回来了。      曲折求学入“医门”      1932年5月6日,刘耕陶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梓门桥大村周井村(今属双峰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母亲深感“家贫的根源在于没有文化,没有人在外面做事”,把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